語文實習教學總結

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上,語文老師要德才兼備。

老師不僅傳授學生以知識,還要引導、培養學生以美好的品德修養。即既要智育,還要德育。語文授課上,語文老師不應該單純的為授課而授課,而應該是以授課為橋樑,培養學生對生活、對人生的觀察力、感悟力、表達力、思辨力以及對自己、對他人的自識與他識等,由此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等。

再次,教師應該主動和學生溝通。

了解學生各方面狀況,便於班級管理和“因材施教”等。在實習過程中,學生每天早晨來到學校而晚上晚自習過後返家,在這一時間段,學生都要在學校度過。除了學習,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對於剛剛邁入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教師主動和他們溝通,特別重要。溝通的時候,主要是要鼓勵學生,引導他們向好的一方面發展。有一句話這樣說——“有生命就有希望。”我覺得很對,只有學生安全,才能為學習打下牢固的根基。因此,在當今這樣的社會,要教育他們首先要有自我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老師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想法,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引導學生了。如此以來,教師做到很好地管理好班級,甚至做到“因材施教”,都不在話下了。

現在實習已經過去,我仍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僅感恩後湖中學指導我的班主任指導老師周老師和語文教學指導老師姚肖老師,還感恩我的輔導員肖老師,當然還有其他的領導或者老師、同學。正是他們的言傳身教,使我受益匪淺!

有人說,“實習不苦”。實習真的不苦嗎?從我自身而言,實習真的很苦,也很累。然而這苦、這累之中,有著莫名的“甜”。現在我用我的第一篇實習周記的最後一句話來結束我的實習總結或說是實習體會—— 實習就像喝中藥,喝的時候苦;然而,喝過之後,藥到病除之時,即是苦盡甘來之始!

其二 、德高才厚方為師

有人把教師比作園丁,稱讚教師“睿智培奇葩,壯千載豐功;清芳育英才,興百年大計” ;也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讚美教師“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更有人把教師比作春蠶,歌頌教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師是值得這樣的稱讚、讚美和歌頌的!然而,怎么樣“為師” ,才能值得這樣的稱讚、讚美和歌頌呢?

古人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範,師範,學高方為人師,身正方為世范。教師若要值得那樣的稱讚、讚美、和歌頌,為師——首先就應該要德高與才厚,其次就應該要善於教學生或者說善於引導學生——好好做人,做好人;好好學習,學好習;好好做事,做好事。

為師,不僅要德高,而且要才厚。

為師,要德高。教師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行為修養,修身養性以達身正。身正而德高望重,受世人推崇,能夠作為世范。有人說,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那么也就可以說,教師是學生的第二任教師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直接的和間接而潛移默化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同樣是直接的和間接而潛移默化的。如果教師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偽君子” 、“勢利眼” ,作為可塑性尚且很強的學生,很有可能受到這種“偽君子”、“勢利眼”的影響而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一部分學生勢必會成為一個“偽君子” 或“勢利眼”了。當然,學生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自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有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為修養水平,對這樣的“偽君子” 、“勢利眼”是不滿的,甚至是憎恨的,更談不上尊重、信任“這樣的老師”了。如果教師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和行為修養,表里如一,那么這樣的教師對學生的感染力和潛移默化的改造力就引導著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學生就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逐漸成為一個也具有崇高思想道德和行為修養的人。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儘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