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總結(記者)

一個月的xx林區文體新廣局實習之旅即將完美的畫上句號,在此期間,感悟到了很多,同時也收穫了很多。早在實習之前江老師就跟我們說過這將是一個特別而又讓人羨慕的實習過程,讓我們認真的用心融入進去。我們這次的實習較班裡其他同學特別之處有三,其一,xx是一處優美的景點,在這個神秘神奇神聖的地方實習確實與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其二,不同於同學們在實習單位的“孤軍奮戰”,我們一行有8人,在實習期間可以充分的交流經驗;其三,由於比其他同學們多實習兩個星期,局裡把許多任務交予我們完成,我們也沒有成為同學們所說的實習中“打醬油”的一員。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特別之處,有了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我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實習中去,把實習當作自己的工作一樣認真對待,才會有在學校所學不到的收穫。

實習總結就是把實習這段時間所見所聞所感總述出來。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細心觀察、用心感悟,對政府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從書籍上了解的政府是等級森嚴的,聽別人說官場上的人是圓滑的,在網上看的都是些政府官員貪污腐敗之類的,總之,似乎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政府總不是以一個正面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實習就是在實踐中學習,實踐出真知。通過一個月的實習發現,其實並不總是這樣,至少xx文體新廣局不是這樣。沒有想像中的美輪美奐,沒有想像中的高樓大廈,它看起來只是一座不大不新但又潔淨精簡的平凡樓房,與想像中的落差還是比較大的。在江老師的部落格中了解到劉局長在會議上是非常嚴肅的,有什麼批評就直接說了,讓別人可能會有點尷尬,導致有時會議氣氛很嚴肅,但是通過跟劉局長一起吃飯,我發現劉局長是一位很溫和的人,總是笑眯眯的樣子,總讓人不自禁的和他親近,他並沒有跟我們提出很嚴格的要求,只是親切的對我們說“融入越深,收穫越大”。在我們向劉局長打招呼問好時,劉局長也總是對我們說“孩子們好”,感覺就像是一個長輩一樣。辦公室劉主任人也特別好,總讓我們稱呼劉姨就行,劉姨教了我們許多,胡xx同學更是受益匪淺,因為他的所有工作流程都是劉姨教的。局裡的人對我們都非常關心,不僅僅是工作上的關心,更多的是長輩對晚輩的那種關愛!

如果一個非政府人員想了解政府情況,除了親自走訪、上官方網站查詢外,似乎沒有其他途徑可詢了。不過這裡的文體新廣局卻還提供了兩微一端三種途徑以便別人了解,這兩微指的是微信公共平台以及微博,一端指的是xx林區app客戶端,局裡並沒有把這些平台當作一個擺設,而是積極發揮它們的作用,及時更新發布文體新廣局的一些通知公告、政策法規、審批公告、許可事項等,並且通過這些平台宣傳xx的公共文化藝術、文化名人等讓人進一步了解xx。正是因為有了接地氣的兩微一端,有了大量的信息宣傳,文體新廣局才能有底氣的舉辦各類活動,讓人民民眾廣泛的參與進來,讓他們享受豐富的文體精神生活。

由於我的工作的特殊性,並沒有在局裡親眼看到文體新廣局整個運轉過程,不過在同學那耳聞了一些。胡xx同學是辦公室助理,聽起來很高大上,做的事也很高大上,因為在局裡辦公室運轉過程中,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主要做一些處理檔案的事。如果各科室要發文,得先自己起草一份檔案,然後送到辦公室登記,再交給辦公室主任審查,如果通過了,再交給劉局長過目,劉局長審批並給出意見後,辦公室就可以以紅頭檔案的形式發出去。如果是上面來文,在登記、主任看過之後,該檔案送到局長辦公室,劉局長在翻閱後寫出批示,讓某個具體的副局長或者某個科室長看,並由他們執行。誰說領導就很輕鬆了,整天要面對眾多冗雜的檔案,還要給出指導意見,說是日理萬機也不為過!桂慶同學在公共文化科負責意見起草工作,也是非常辛苦,每天有看不完的檔案,更有寫不完的稿子。上周劉局長讓xx寫一篇請示,由於是第一次寫,沒什麼經驗,在劉局長再三的修改後,xx才把請示寫出來並通過。

前一段時間局裡召開了一次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研討會,劉局長讓我們十幾個大學生留下來聽一聽,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首先,局長做了一個簡要的發言,隨後來自武漢大學的陳老師跟我們說了一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背景,以及準備做一些相關調研,也是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跟我們社會實踐有點像),隨後是局屬各科室科長們發言,他們都談到了一些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所想採取的措施及方法,有的還是比較接地氣,比如說建議搭架一個跳廣場舞的舞台,放一些電影,有的居然跟我想的有些類似,就是可以把xx文化以一種動漫的形式表達出來,最後在所有人發言完後,劉局長作了一個簡要總結,並指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方向。其實局裡召開會議商量對策時,採用的方式就是管理學中所學到的頭腦風暴法,大學學的知識還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