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述職述廉報告

(二)以創建國家生態市為抓手,大力推動全市環保工作,努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環境支撐。一是加強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全力保障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源質量。強勢推進氧化塘治理,完成朱家氧化塘治理工作,南角氧化塘治理進入尾聲,薛南氧化塘治理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加大北澄子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投資2216萬元實施了北澄子河上游段新河環境綜合治理,在北澄子河上游段鋪設了沿河截污管網,推動中宇公司、xx公司、市化工廠等沿河排污大戶退城進園,對長期停靠在北澄子河的188條居住船,委託省環科院編制了水上污染源綜合整治可行性研究報告,並制定了水上污染源搬遷方案等等。目前,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監測斷面水質已基本達標。二是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力保障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的完成。鋪設了污水乾支管網8.2公里,新河泵站在建掃尾,市海潮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達2萬噸以上,並於9月28日通過省發改委綜合驗收;1-11月份實施cod減排工程8個、so2“雙鹼法”脫硫工程3個,關閉了xx化工廠等15個項目,削減cod802.29噸、so2 468.43噸,分別占年度目標的95%、550.6%。三是加大環境專項整治力度,切實解決威脅民眾環境安全的環境問題。深入開展飲用水源專項整治。編制了《xx市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出台了《城市供水應急預案》,明確專人對市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實施逐日現場監察和監測,有力地保障了人民民眾喝上乾淨、衛生、安全的自來水。深入開展重點行業專項整治。採取關小扶大、規範治污等措施,關閉了15家污染嚴重、治理達標無望和環境以及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五小”企業,對故意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超標排污、偷排漏排污染物、隨意傾倒危險廢物以及“三同時”制度不能認真執行的違法行為,加大了查處力度。今年以來,共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80份,立案查處違法案件3件,督促完成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26個,有效地遏制危害環境安全的環境違法行為。四是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和能力建設,不斷滿足形勢發展的需要。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制度,先後否決或勸阻了10個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境規劃布局、污染比較嚴重的項目,從源頭上控制新的污染源產生。今年以來,按照國家和省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環境信息等建設標準要求,投入100多萬元,購置了部分環境監測應急等設備,在12家企業安裝了“電子眼”,建立了污染源線上自動監控等平台,在xx市率先開發建立了污染源三表合一環境信息庫和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監管和環境預警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五是組織實施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為節能減排夯實基礎。組織各鄉鎮(園區)、各有關部門認真開展了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並面完成了數據匯總和上報工作,5月底高質量地通過了省普查辦組織的質量核查。六是紮實推進生態xx建設工作,努力保證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組織有關部門編制出台了《關於加快生態xx建設的意見》、《〈xx生態市建設規劃〉(XX-XX)實施計畫》,將生態市建設22項考核指標,細化分解為生態建設十大工程,並於9月19日召開全市生態xx建設大會,進行全面動員部署。目前,國家生態市建設各項工作正在有序地向前推進,其中周巷鎮、天山鎮、車邏鎮、卸甲鎮四鎮生活污水處理裝置建設已有實質性啟動。通過採取上述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經濟快速發展、城建步伐加快等產生的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的,城區環境噪聲、交通噪聲繼續保持良好,達到功能區的標準,城區空氣品質良好以上天數占98.4%,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7%,全市環境質量繼續保持穩定,城考位次逐步前移,位列第9名,經省統計局城市調查隊抽樣調查,公眾對環境的滿意度達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