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一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我的實習雖然只是十幾天,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走出了校園,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實習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通過參加實習,有助於我們在校學生更新觀念,與時俱進,跟上社會的步伐。社會是一所更能鍛鍊人的綜合性大學,社會一個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十幾天的實習,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

一、工資來之不易

在實習的日子中,觀察到在房地產公司上班的各類人,為工資奔波忙綠的身影。就明白了每個人的工資得來不易。即使是部門裡的經理,總管,工程師,都要經常去工地里走走,檢查工程進度。炎日酷曬,風雨無阻,還要加班。來自各個單位的刁難,上級領導的嚴厲要求等許多煩惱蜂擁而至,而不是坐在吹著空調風的辦公室里紙上談兵,悠閒自在。

二、學會相處融洽,儘快融入集體氛圍

在這次實習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 之前我有所謹慎擔憂,畢竟社會上人際交往非常複雜,我們學生也經常聽聞這些 ,而我對社會各類人關係的紛紛擾擾,毫無感觸。或許只有經歷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她)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著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因為既然走進社會我們要主動去適應環境,熟悉周圍的人和物,而不是環境來適應我們。姐也常常告誡我,初到職場的人一定學會儘快與人打交道,主動說話;如果沉默寡言,與同事之間的隔閡就很大,那么學習經驗的機會會很少,因為沒人願意搭理你。在實習中就碰見一個例子,一名大學建築專業的畢業生在工程部里實習了好幾個月,卻因為平時的沉默少語,做事反應不靈敏。給領導印象一直不是很好,就毫無預兆地將他炒掉了。其實我接觸部門裡的人,都是性格隨和,健談爽快,感覺就像一家人一般親切。所以在社會上打交道,關鍵還是你自己的為人處世態度。

三:管理者的管理

在公司各個部門裡,總會有不同級別的管理者和工作者。要想成為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須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藝術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員工,你的下屬。但同時一定要以誠意誠心相待,不然也不會有員工下屬會服從你的指揮,這也是待人處事的基本。在工程部門,由於每天大家都是下班後,聚在小食堂里吃飯。無論是經理,總管,工程師或實習生,大家侃侃而談,歡笑自在。完全沒有因為職務高低不同而呈現距離感。當然或許環境也會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

四:加強專業知識

作為一名財務管理的學生,在這次實踐中自然比較關注這一環。雖然在實習中接觸財務部時間短,做的事情簡單。但能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出來也使我很高興!在學校理論知識部分占主體,對專業知識也能掌握一些,但是學習基礎不牢。在實習中,我深深的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人要有作為,充足的知識儲備是必須的,所以在以後的學習中更要強化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的基礎上,博覽群書,增強自己的綜合素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知識是與實際相結合,只有理論,沒有實際操作,只是在紙上談兵,是不可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所以工作做事一定要講究工作的程式化,需要一份細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