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學生師範專業社會實踐報告

七月十三日,我們開了一節公開課,供學生和家長聽,讓他們了解我們獨特的教學方式和教育思想,一共來了十多個學生,但我們仍然很興奮。那節公開課是數學課,由我們的一位隊友上的,我想我今生也不會忘記那節課。為了這節課,我們準備了一個晚上,努力把這節課上好,因為這節課對我們至關重要,也為對得起來支持我們的學生與家長。這節課主要是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或現象解決數學難題,教會學生運用多向思維等學習方法。其中最特別的是變魔術解決數學難題,不僅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還引發了學生和家長的思考,讓學生與家長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進一步鍛鍊學生的思維方式。在我看來,在學校上慣了千篇一律的課堂時,用獨特新穎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調動課堂氣氛,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我們也在做這一方面的努力。

“給孩子一個站立的肩膀,給您一個微笑的理由”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七月六日,從國小二年級到高三正式開課,由於學生年級較多,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困擾。為了讓每位學生每天沒能學到東西,不浪費時間。我們仿照學校正常作息模式,每位學生有自己的課程表,沒門課有專門的老師來教學。不管每個年級有幾個學生,有的年級甚至只有一個學生,我們都安排老師專心輔導。皇天不負有心人,正因為有了我們幾個青澀年青大學生實習教師的熱情與責任感,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這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評價以為教師的好壞不僅要看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還要看責任感。正是作為準教師的這份責任感讓我們贏得了家長和學生的支持。

為期一個月的教學實踐讓我思考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由於我擔任的國中教學,所以據此對中學生一些學習心理與中學生課堂教學進行分析。首先就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而言,當前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更多的學生與家長已經認識到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甚至更高要求的科學文化知識。當前社會大流的價值趨向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學生追求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即學習知識只是為了找份好工作,即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科目上的不同努力程度,更強烈的要求老師能教給他們更多的實際知識,有實效性的知識。我認為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它不能作為社會教育的主流思想,學習知識不僅是為了未來能有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名有很高綜合素質的公民,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人。此外由於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有較強的逆反心理,特別喜歡跟老師對著幹,總愛出風頭,以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渴望成為“名人”,成為眾星捧月般的明日之星。青春的懵懂讓他們變得無所畏懼,學習只是“身外之物”,不學也罷。但是也有很多中學生很想學習,很想把自己成績搞上去,但青春期的躁動使他們在學習重擔之下投向娛樂。內心也曾有過自責,想過改正,但總是力不從心。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他們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也不穩定。

由於中學生特有的這些學習心理特點,給老師上課帶來了許多歡樂,但還有許多困擾。一個月的教學實踐,我在不斷摸索,希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教學實踐中我終於明白了在學校里老師為什麼喜歡聽話成績好的學生,老師在課堂要面對那么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在壓力與教學煩躁的情況下老師更傾向於成績好的學生,這樣教學會很輕鬆。但從人文角度來看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古爾曼認為:情感能力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努力使愛的教育在課堂做得更為立體和深入,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起來。哲學家詹姆士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熱情向上的中學生更是如此。因此作為未來的準教師,我應該深刻認識到愛的教育的重要性。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賞識每一位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好與差,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保護學生的心靈,這也是一個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