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築暑期社會實踐總結

土木建築學院XX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按照學校關於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精神和要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學促發展,實踐創和諧”為主題,緊密結合職業發展教育課實踐內容,共組織五支重點實踐團隊,學生自發組建社會實踐小分隊若干,進行了形式多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體學生均按照要求參加了不同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得到了大河報等媒體報導16次;建立社會實踐基地5個。下面我就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充分動員,認真準備

學院黨政領導始終高度重視暑期社會實踐工作,把實踐活動列入學生培養的總體框架之中,並作為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為組織好XX年暑期社會實踐,做到統籌規劃,周密布置,精心實施,學院專門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余傳傑為組長的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落實有關學校和校團委關於社會實踐的各項要求,做好暑期社會實踐的各項準備工作。暑假前夕,我們通過召開班主任、輔導員會議、班會、年級會、社會實踐動員會等多種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動員發動,並對今年的暑期實踐工作進行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任務和時間上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並把社會實踐成績納入綜合測評分的計算中。同時為保證實踐活動的順利安全進行,凡是組隊參加社會實踐的小分隊,我們都落實了指導老師,帶隊參加實踐。

二、精心組織,內容豐富,注重實效

為保證今年暑期社會實踐的順利開展,學院適當轉變組團方式,注重點面結合,把集中組團與分散實踐的方式結合起來,以學院社會實踐重點團隊為重點,以建立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實現組隊形式多樣化,課題多樣化,積極探索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特色相結合,與地方特點相結合,與熱點話題相結合為目標,本著“走向社會、服務社會、了解社會、鍛鍊能力”的活動宗旨,採用“二多樣”、“三結合”的組織方式(提倡組隊形式多樣化,課題多樣化,與專業特色相結合,與地方特點相結合,與熱點話題相結合),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全院學生均按照要求參加了不同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一)重走長征路,傳承報國志——赴欒川、魯山、安康、天水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去年“重走長征路,傳承報國志”調研服務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我院社會實踐小分隊以紅二十五軍“欒川—魯山—xx—安康—xx—天水”為路線,繼續深入調研長征途中在當地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博物館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長征路上的新農村建設狀況,挖掘紅軍長征精神,讓廣大同學在實踐中感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並在新時期新長征的議題下,組織開展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化交流、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支教新農村,支援老區人民,宣傳XX北京奧運會等活動。並以建團85周年為契機,組織揚五四精神繼續革命道路活動,把大學生志願服務工作做到基層支援老區建設。活動得到了安康日報社“漢江晨報”,安康電視台“金州播報”欄目、欒川電視台等媒體的報導。

(二)和諧社會千里行,中原崛起獻青春——赴周口、南陽、駐馬店、內黃開展科學發展觀調研、服務新農村建設活動

以“三下鄉”活動開展十周年,建團85周年和五四運動88周年為契機,以和諧社會建設和中原崛起為切入點,組織“和諧鄭州社區行”、“和諧農村支教行”、“和諧城鄉調研行”、“和諧校園科創行”、“和諧奧運宣傳行”、“和諧實踐自覺行”六支小分隊,組織大學生利用暑假走訪xx各地,尤其是我省經濟發展較快和欠發展到的地區,以及有特別代表性的地區,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考察、學習和調研各地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成功經驗,為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建言獻策。

調研服務團赴南陽小分隊開展了“關愛老人、共建和諧社會”活動、“關注環保,關注奧運,共建和諧社會”主題簽名及問卷調查宣傳活動以及“關注三農獻愛心,共建和諧社會”活動,活動得到了南陽日報、南陽電視台的報導;調研服務團赴周口開展了“牽手留守兒童”志願服務活動和新農村建設調研服務活動,活動得到了周口電視台、周口日報的報導;調研服務團赴駐馬店嵖岈山衛星公社開展科學發展觀調研服務活動,活動得到了xx市天中晚報等媒體的採訪和報導。調研服務團赴內黃小分隊開展了以“不忘紅色歷史,體驗革命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踐服務新農村”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多次被新聞媒體報導,並在國家人文、革命聖地二帝陵建立了“xx工業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