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暑期實踐報告

短短的社會實踐實踐並不能讓我完全的明白我將來要做的事情,但是實踐中總是會有很多的收穫,比如前幾天我去衡水參加社會實踐,我就在實踐中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雖然沒有質的飛躍,但是很多小小的收穫已經讓我明白了很多。社會需要慢慢的適應: 

活動概括:

為了回響我院提出的主題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走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的號召,我院學生會7名成員在一名老師的帶隊下,於2009年7月9日,赴衡水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再將近一周的時間裡,我們參觀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體會了衡水湖美麗的風光;了解了舉世聞名的“衡水三絕”;與衡水學院院學生會進行聯誼;並去了衡水市彭杜鄉劉家南田村及侯店,進行八榮八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宣傳並進行調查,了解那裡的風土人情和生活變化。

我們再求知和收穫的同時順利的完成了實踐的任務。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許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增加了社會閱歷,對今後的學習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社會實踐內容:

1、了解“衡水三絕”。

2、與衡水學院學生會進行聯誼活動,促進學院之間的聯繫。

3、宣傳八榮八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4、參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

實踐過程:

XX年7月9日我們衡水社會實踐小分隊起程去衡水,我門乘坐的  車是很普通的列車,我們沒有座。乘客長途較多,上車時人不少,超員,但中途下的少,上的多,一路上人在逐漸的遞增,車廂不是很乾淨,可價錢便宜。開車時,列車員還送了一趟開水,少見。我們站著有說有笑。車晚點到達衡水車站,在出站口,衡水學院的同學已經在車站口等候多時,一見我們便熱情的迎上來幫我們拿行李。我們在衡水車站逗留片刻便奔赴我們的住處。之後進行了熱烈的學習討論。

隨後幾天,我們開始了實踐活動。經過一番磋商之後,我們的第一站決定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我們乘上了10路(南線)車,中巴,票價一元,車況不是很好,一路顛簸,30分鐘後,來到了衡水湖。

衡水湖坐落於冀州市市區北側,是目前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該湖區屬於平原淡水湖泊,水質優良,水源有可靠保障。湖區內有國家級及省一、二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天鵝、灰鶴、白額雁、天鵝、小鷗等各種水禽達150多種。整個湖泊分為深水區、淺水區、灘地三部分。湖水清澈,碧波蕩漾,可駕舟賞景,也可垂釣怡情。

衡水湖自然保護區不僅生物多樣性豐富、自然風光優美,而且文化底蘊豐厚,源遠流長。位於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古城建於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XX年),史有“天下分九州,冀州為首”之稱。漢城牆、明城牆、眾多漢古墓、石碑、李三娘石磨及竹林寺飛升上天的許多傳說再現了衡水湖的自然、歷史、人文景觀,讓人無不感慨衡水湖的神奇與秀美。經過一天的參觀,足以讓你感受到衡水湖的美麗壯觀。

衡水毛筆,亦稱之為“侯筆”,古稱象筆。始於明永樂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朝被奉為御用,衡水因此被稱為“毛筆聖地”、“北國筆鄉”。衡水毛筆品種多達二百七十多種,筆長桿硬,剛柔相濟,含墨飽滿而不滴,行筆流暢而不滯。主要產於“衡水毛筆之鄉”桃城區候店村。衡水毛筆筆尖選取黃狼尾、香狐尾、南山羊毛、羊須、白馬毛、牛耳毛等各種動物毫毛為原料,筆桿採用毛竹、紫竹、斑竹、湘妃竹、鳳眼竹等材料,筆桿上嵌裝牙、骨、角、竹、硬木等多種樣式口頂。生產工藝精細,樣式新穎、造型美觀。尤其配上紅木、黃楊木和象牙等材料,精心雕刻鑲嵌的二龍戲珠、龍鳳呈祥、雙鳳展翅、鳳凰戲牡丹以及古裝人物、山水花木等圖案的高檔筆桿,更似錦上添花,成為一件件既有實用價值,而又精緻高雅的工藝美術品。深受國內外書法愛好者的喜愛和讚賞。

制筆工藝分水盆、零活、乾作、刻字、色裝等三百多道手工操作工序。整個流程全部執行嚴格的檢查驗收制度,使產品質量穩定可靠。衡水毛筆中“風雲”、“水月”、“小狼毫”等多種毛筆被天津口岸定為“信得過的免檢產品”。衡水毛筆暢銷日本、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達三百多萬支。

鼻煙壺最初在我國滿、蒙、藏等少數遊牧民族中使用,主要有銅、銀、瓷質幾種。明朝以後,煙壺隨著鼻煙一起傳入內地。後來,煙壺的品種逐漸增多,到清乾隆時期,玉石、翡翠、晶石、寶石、瑪瑙、陶瓷、銅銀、竹木雕刻、套料、內畫等煙壺品種都已出現。加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之不僅為實用品,而且也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內畫鼻煙壺材質有瑪瑙、晶石、琥珀和料的幾種。繪畫前,先用鐵砂球和金鋼砂將煙壺內壁均勻磨砂,然後根據壺的形狀設計繪畫出各種題材的作品。

清嘉慶以後,內畫鼻煙壺的工藝水平已達到很高程度。著名人物有清鹹豐時的周樂元,清末民初時的葉仲三,民國時期的馬少宣等。中國衡水習三內畫藝術院內畫藝術大師王習三在繼承葉派的基礎上,博採眾長,經過長期苦煉,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構思新奇,意境高雅,設色古香,勾勒清晰,氣韻生動的藝術特色。他的獨特風格受到國際上的高度讚譽,被稱之為“冀派”。

出自於中國衡水習三內畫藝術院的內畫鼻煙壺,以其小巧玲瓏的造型,豐富多彩的材質,精美絕倫的工藝,匠心獨具的裝潢,被國際上譽為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