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暑假實踐報告

在不斷的發展中,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我們的生活質量好了,我們可以有時間休息了,我們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可是現實中存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越來越差了,這是為什麼,這都是我們發展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而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影響! 

春風化雨 ——讓環保知識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人類固然不是自然的奴隸,但也絕不是自然的主宰。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現代生活方式應該被有益於環境的環保式生活方式取代!而實現生活方式的轉變,根本問題還是提高公眾環保意識。這需要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推動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進而使人們在行動中自覺保護環境。通過兩周來的社會調查,對於環保我有一些自己的認識。

“樹立環境意識,建設綠色家園”“環保靠大家,關係你我他”“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當環保衛士,做時代公民”……在“環保”成為一個熱點辭彙的今天,環境問題卻沒有因此而得到改善!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我們對石家莊的青園小區、銀宏小區、華脈新村、棉三生活區等六個居民區的調查訪問,71%的人對環保問題“十分關注”,87%的人認為環境保護工作“非常必要”。

可見,人們並不是不關注環境問題。可是調查又顯示:幾乎沒有人採取過具體行動來參與環保!環保只停留在了“關注”上!這是為什麼呢? 中國面臨的環境問題早已提上日程,打開任何一個環保網站,都可以讓你感受到提高環境意識刻不容緩的壓力。我們黨和政府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1983年把環境保護確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89年12月26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迄今為止,我國已頒布了14部環保法律,300多項環境標準,逐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 但是,首先我想問的是:你是否清楚時常掛在嘴邊的“環境意識”究竟指的是什麼?——環境意識是人類意識中和環境問題有關的部分。

環境意識的內容隨時代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對環境問題的認知,環境知識水平,環境法律意識,環境道德意識,環境行為取向,對政府環保工作的看法等。 不止是“環境意識”問題,沙塵暴、沙漠化、溫室效應、厄爾尼諾、酸雨、臭氧層、噪音污染、白色污染、垃圾分類、可降解塑膠、轉基因產品、農藥殘留、綠色食品、綠色gdp、綠色冰櫃、綠色建材、綠色貿易壁壘、可持續發展、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愛鳥周、植樹節、iso14000、無磷洗衣粉、紫外線指數、可吸入顆粒物…… 提到這些我們如數家珍!可是,再問下去,世界水日是哪一天?如何適當預防紫外線輻射?什麼是轉基因產品?……你可能就難以回答了。廚房裡有哪些污染?飼養寵物會給健康帶來什麼危害?家電輻射對人體有那些危害?空調病是怎么回事?癌症的發生和環境有什麼關係?哪些植物能淨化空氣?這些話,可能是自己整天掛在嘴邊的,但是讓你解釋清楚,卻也一團霧水。

世界水日是3月22號;世界環境日是6月5號;河北省的愛鳥周是5月1日到7日;天氣預報中的紫外線指數為0-2級時對身體無太大影響,外出戴上太陽帽就行,3-4級是要戴上太陽鏡並塗防曬霜,7-9級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這段時間最好不免陽光直射,當大於等於10級是,就要儘量避免外出,這時的紫外線輻射極具傷害性;月季、杜鵑、木槿、紫葳、米蘭、桂花、梅、桃樹、石榴樹等這些植物都可以吸收有害氣體淨化空氣;……在你清楚地了解了這些知識以後,你是否會在生活中更加注意這些問題呢? 一直以來“環保”不是作為一個具體的動詞,而是作為一個抽象的名詞被廣泛宣傳,人人知道要“環保”,但是卻不清楚何謂環保?如何去環保?“環保”像天上的月亮,每天都看見卻仿佛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

我認為:這是環保知識普及滯後的結果! 我們提倡環保,可是我們不清楚應該從哪裡做起?現在,環保知識走進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的時候到了。 一棵樹的生態價值是多少?——一棵50年樹齡的樹,以累計計算,產生的氧氣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淨化空氣的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約37500美元,為鳥類等提供繁衍場所的價值約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約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木材的價值,總計創值約196000美元! 現在,我把這個環境小知識告訴給你。你在使用一次性筷子前就有可能想到,那么你就可能因此而少用一雙一次性筷子!那么,14億人就有14億個“可能”,就可能少用14億雙一次性筷子!對一棵樹而言,每一個“可能”都是至關重要的;對環境而言,每一棵樹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普及環保知識的價值所在! 那么普及環保知識的有效途徑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教育。調查中我發現,文化素質高的人群環保意識普遍較強,對於環境問題更加關注,也更容易接受環保知識。不止是環保問題,其實解決許多社會問題都離不開教育。要解決“人造成的問題”人的素質是關鍵!普及環保知識應該與教育結合,尤其青少年,他們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階段,更容易培養良好的環保習慣,他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世界! 環保知識的普及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它並不是環保工作的終點。知識轉化成行動才是根本目的!這就需要政府大力的興建環保設施,出台環保法律法規,作好各方面的具體工作。調查時,我們發現各個小區內雖然有都電池回收箱,可是無人清理,相當於廢棄不用!許多居民希望參加義務環保活動,卻沒人組織。這些問題,需要有關部門具體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