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在2010年這個炎熱的暑假,世博火炬在我們這個東方文明古國——華夏大地傳遞,十三億中國人的心在沸騰。世博在前行,我也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與世博同行。伴著世博前進的腳步,我也走進了社會實踐的大課堂。返鄉的第二天,我就開始制訂計畫,到社區、單位、公車、交通崗等地方,進行我的世博宣傳——“我與世博同行”活動,讓世博深入人心,使大家了解更多的世博知識,學習更多的世博英語,更好的為世博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計畫和準備

作為體院外語系的學生,我應該發揮自己的特長,教授宣傳世博英語,傳播世博文化,弘揚世博精神。 心中有了想法,我就立即制定計畫,召集同學一起開展這項活動,組成了“我與世博同行”世博宣傳小隊,我任隊長。接著我們為活動做了詳細策劃和安排。商量決定各自負責幾個社區,分開行動,這樣效率會很高。分配好各自的任務之後,我滿懷興奮與激動,買了世博衫和世博旗,融入到世博的熱潮中。我決定在暑假裡,走到哪裡就把世博宣傳到哪裡,始終與世博同行。經過一周的努力,我親手製作好了世博英語的卡片,並配以直觀易懂的世博項目圖示。蒐集了有關世博的小知識(世博會的歷史,世博火炬、會徽的設計和含義,世博名人,世博趣聞等)。準備工作完成之後,我就開始了我的“我與世博同行”活動。

二、我是世博宣傳員

讓世博走進社區,走進居民,走進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把活動宗旨提升到全民世博的層次上來,這才是最具價值和意義的。在居民樓前、社區小花園裡,有很多鍛鍊身體、乘涼的居民。他們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這正是宣傳世博知識的大好時機。我就從這裡開始我的計畫吧。

我是個不太會和陌生人交談的女孩。要開始我的實踐了,準備好的話一下子全忘完了,我站在離人群不遠的地方遲疑著不敢上前宣傳。我怎么開口講第一句話呢?大家都聊得好好的,那么開心,我一個陌生人過去大家會理我嗎?人家就對世博知識感興趣嗎?會聽我講話嗎?要是沒人理我怎么辦?那多丟人啊?越是想就越是不敢過去。在一簇一簇的人群周圍轉來轉去,這一群人正在聊天不能去。這一群人中的那個叔叔看起來好兇,我不敢過去。這群人都坐著不說話,好沉悶啊,我過去也不會有人理我……就這樣我一次次給自己找藉口,轉了好長時間還是在原地。“不行不行,這樣下去我永遠開始不了,要勇敢,別想那么多。”我一遍一遍告訴自己。最後眼一閉硬是走進了一個人群。這是一群正在聊天的老奶奶。我說:“奶奶們好,我是成都體院的學生,暑假期間做社會實踐宣傳世博。”“好,好啊,我們都特別支持世博,我們聽你講……”老奶奶們高興地說。我這才發現我的擔心和顧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時候,腦袋裡準備好的東西又重新回來了。世博故事一個接一個得講,奶奶也特別樂意得聽。她們還特別願意學英語,雖然一些音讀不準,但奶奶們都學得特帶勁,一遍一遍的跟著我念,我感受到了家鄉民眾的世博熱情,一下子信心倍增……

一群小朋友在快樂的玩耍,我和他們一起談起了世博。他們興致勃勃,談到世博英語,他們更是聰明又好學,我讀了幾遍英語單詞olympic、swimming、volleyball、diving……他們就記住了,他們揮舞著小旗興奮地奔跑著,邊跑邊喊著英語。我們在一起邊遊戲邊學英語,吸引了許多小朋友來參與,他們便當起了小老師教其他的小朋友學習世博英語。

老爺爺們更是健談和熱情,我介紹完世博知識和英語後,他們又和我聊起了更多的話題。讚賞我的行動,鼓勵我應該接觸社會,走進社會,多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還教育我要打好基礎,肚子裡有了,就自信了,年輕人就應該多鍛鍊自己。這些過來人的經驗和教導都使我受益匪淺。

居民們都很熱情,很樸實,用自己的方式支持著世博,樂於了解世博文化,學習世博英語。每每我手拿英語單詞的卡片和世博小旗走進一個人群,就會有很多民眾圍過來,想要聽聽這些世博的信息和趣聞,想要學習自己不了解的知識。這令我很感動,同時也提高了我的工作積極性,工作熱情和自信心。我第一次體會到:只要你真誠,自信,熱情,就會感動別人,哪怕是素不相識的人,他們也同樣會用真誠,熱情回饋你。我不僅宣傳了世博文化,世博英語,而且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道理。

經過幾天的實踐活動,我一看到人就抑制不住自己宣傳世博文化的激情,遇到行動不便的居民就深入到居民家中,向他們介紹世博知識,教授世博英語。走街串戶,居民都很歡迎,很熱情,從他們的態度中我感到他們對世博的支持,對學習的渴望,終生學習的觀念已經深入民心。

我還來到社區的老年大學和福利院宣傳世博知識,和工作人員一起幫助孤寡老人做家務,陪他們聊天。

我深深地感到社會大家庭的和諧與美好。只要你願意付出,為別人多著想一點,你會發現原來每一個人都如此善良,如此熱情。一種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用心體味生活,懷著感恩之心生活,就會發現生活如此美好。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不可能脫離他人而生活,甚至是生存。我們要學著與人交流,把自己融入社會。這樣我們才能適應社會,學會生存。

三、參加交通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