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社主任述職報告

(二)認真完成聯社下達的各項目標計畫。

1、在組織資金上,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機制和跨越式的存款淨增計畫,自己主要抓了以下幾點:

(1)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擴大吸儲空間。通過上門服務,優質服務我們將一直在建行開戶的三完小吸收成我們的黃金客戶,通過大力拓展增存空間,我們爭取到了啤酒廠、合濟所、過境高速公路以及聯手路橋等低成本存款,極大降低了信用社的運營成本。

(2)利用元旦、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日期間資金集中回籠的有利時機,組織全社上下適時開展組織資金競賽活動,促進存款餘額快速增長。二是大力開展宣傳活動。多形式,全方位地抓好宣傳工作,廣泛開展業務宣傳和形象宣傳,進一步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增加存款吸引力。

(3)、大力推廣“金牛卡”“惠農一卡通”發行業務,積極開展代理服務。及時組織人員對“金牛卡”“惠農一卡通”進行宣傳和動員,並且逐崗位下達發卡任務,通過努力全年共發行“金牛卡”“惠農一卡通”張,卡餘額達到萬元;同時積極和財稅所聯繫,開辦代理業務,全年我社代發城鎮居民低保萬元,農村糧食直補款萬元,退耕還林款萬元,農村低保款萬元,教師工資萬元。

2、在信貸管理方面:

由於來自內部、外部及歷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信用社的資產質量惡化,不良貸款一直居高不下造成信用社負債嚴重,經營風險加大,嚴重危及著信用社的生存和發展,同時也不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在金融業競爭日益激烈,農村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今天,“盤活不良貸款,保全信貸資產”已經成為農村信用社的當務之急。本文僅結合相關情況,從根源上探索農信社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大清收不良貸款的力度,加快農信社的改革步伐。

內部成因

一、是農村信用社由於結算渠道不暢,服務手段落後和自身的實力限制,在籌資方面明顯劣於國有銀行,導致信貸資金長期短缺,不能適時滿足農民民眾的資金需求,一旦貸款到手,貸戶便產生長期占有的欲望。二、是貸熟不貸生,貸親不貸疏,使貸戶產生逆反心理。

三、是重轉貸換據,輕到期收回,甚至個別信貸員以貸收息,這種經過多次轉貸換據的貸款潛藏的風險相當嚴重,有的擔保人已不認帳,有的已到了無力償還的程度。

四、貸款手續不嚴,有的抵押貸款存在抵押物未驗證,抵押人未簽字,有的保證貸款存在虛假擔保,即他人代簽字現象。

五、內控制度不嚴,責任追究乏力。信用社多年來形成粗放經營局面始終無法打破,在貸款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制約監督機制,缺乏對信貸行為的約束,不能有效地防範信貸人員的道德風險,從而出現了違規放款,名目繁多的跨區、冒名貸款等,有的甚至收貸不入帳,走上了犯罪道路。

外部成因

一、政府行為不規範,指令性的行政干預造成信用社不良貸款的產生。例如奶牛貸款(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小康村的貸款(政府形象工程、華而不實)、蔬菜大棚貸款(大棚垮塌),到期不能及時償還就是很好的例證。

二、農業風險原因。農村信用社服務的對象為“三農”,而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業的豐產與自然因素、技術、市場的關係密切,抵禦風險的能力很差,特別是農業產業化調整項目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