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社主任述職報告

三、個別農民盲目投資,超前消費。

四、外出打工人員增多,導致所貸貸款不能及時償還。五、是司法行為不規範,法律蒼白無力,導致信用社訴訟貸款勝訴率高,而執行率偏低。

六、社會信用環境惡化,對貸款的理念不清,有的農民將貸款看成是財政撥款,扶貧資金,只管用不管還

對策探討

一、改善結算渠道,積極籌措資金,常年投放貸款,足額滿足支農需要。加大宣傳xx屆三中全會惠農政策,宣傳信用社的信貸政策,即有舊貸的不放,對信譽戶逐年增大投放力度。讓農戶心裡真正感到講信譽就能得到益處,不講信譽不但得不到信貸扶持,還將受到公眾譴責。

二、轉變觀念,大膽探索實踐,積極清收鄉鎮企業及鄉鎮、村、社貸款。現鄉鎮企業大都倒閉解體,村社無經濟實體,償還信用社貸款確實困難重重,我們要深入到民眾中,實實在在摸清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資產。對鄉鎮、鄉鎮企業貸款看能否通過與鄉政府協商拍賣他們的房屋、土地、財產等償還貸款;對村社貸款,看能否通過協商抵償他們擁有的土地經營權、村辦學校撤併後所留下的校舍及村社其他財產,以抵償所欠貸款。

三、堅持信貸原則,執行貸款“三查”制度,嚴把貸款投放關,積極清收到、逾期貸款,杜絕前清後增不良貸款。要充分套用好銀監局及上級聯社出台的清非政策,通過實地調查走訪,看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一戶一策區別對待,該扶持的,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扶持力度;該協商解決的,儘量協商解決;該採取行政、法律等手段的決不手軟,加大清收力度。同時對手續不全的抵押貸款、保證貸款,若確實暫時還款有困難的戶應給予重新轉辦補全手續,保全貸款。四、對外遷貸款、查無此人貸款想方設法清收。1、發動關係,繼續查找。2、請回上幾任包片信貸員逐一剖析,一起清收。3、對單放有房本的而未辦任何手續的,通過找房再找人,若房賣了找現住戶及房本上標的左右前後鄰居打聽原房主,打聽借款戶;對聯保貸款找聯保人,打聽借款人。(清收事例:××*於1998年2月21日在××*信用社貸2090元,1999年5月20日貸10000元,無借款契約,僅放有××*的產權證。產權證上的地址××,圖上標有東靠水利站(房已賣),西靠戈志文(房已賣)。經多方打聽××*於1994年就將房賣給××,並搬離××*,據××*說此筆貸款是××*從他手上拿走房本,用××*的名字辦的。我們現已與××××聯繫上,正在協調還貸事宜。)

五、對起訴貸款,積極配合法院,力爭早日結案。今後要謹慎運用法律手段清收貸款,合理選擇起訴戶,提高案件的勝訴和執行率,達到“訴必勝、勝必果,打擊一個,震撼一方”的目的。

六、健全和完善信貸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落實貸款風險責任,堅持以風險管理為中心,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本著“權力與責任對等、風險與收入掛鈎”的原則,對信貸操作進行責任規範,建立風險防範責任制,自上而下層層分解風險防範責任。對違規責任貸款,在追究經辦人的同時,配合違規責任人,積極上門催收,確保資金安全。

盤活不良貸款是一項艱苦而細緻的工作,它的成敗不僅關係到信用社的穩定和發展而且還關係到為“三農”服務的質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信合戰線上的每名職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通過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打好這場盤活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