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領導班子述職報告

一、學校管理:打造歧中管理模式。

這半年,學校的各項工作緊緊圍繞“一個教改中心,兩個景觀建設”,從校長到學生都積極投入其中,為此,學校不斷鍛打校長重點抓、副職抓年級、教務抓教研、政務抓班務的管理系統,確保學校的組織保證作用,深化幹部的引領和服務意識。具體做法:

(1)校長的思想引領。我的教改思想和教育管理主要體現在:《我的一學年工作後de檢討及新學年工作思路》、《對歧中教改的具體指導意見》、、《261節次結構改革應對歧中傳學之策略》、《重學杜郎口·再談歧中教改》、《勵心齊志·奮亘教改》、《談明教改先期的困惑之如何做才是的事》、《解讀給教師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管理行為》、《加大教研活動投入,以督檢促師資提高》等。

(2)班子集體學習制度。開學初,校長主持宣講了《對歧中教改的具體指導意見》、九月下旬,教師幹部集體學習《勵心齊志·奮亘教改》,十月中旬學習了《管理成敗,關鍵幹部》、11月份校長培訓後,撰寫並一起研讀了《解讀給教師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管理行為》、12月初,組織了有班主任參加的《陋之歧中——對號入座》集體學習。

(3)校長分工包年級制度。吳玉來副校長負責初二,帶中層幹部金鎮、廣艷和3個班主任和5名教師;白駿副校長負責初一,帶中層幹部宋雲江、王國峰和3個班主任4名教師;王金湖校長監管初三,中層幹部劉樹東負責初三和2個班主任(劉樹東兼職初三一個班主任)和5名教師。重點兩項一是紀律二是學習。學校其他工作政務、教務、總務各司其職。

二、學校教研:它山之石琢我歧中之器。

1、立足校園,開展教研。本學期,雷打不動的周三下午教研日活動;教師授課等次評定活動已接近尾聲;教研組硬性指標活動(數學競賽、英語朗讀比賽)促校園文化氛圍效果不錯;師生獲獎情況後有附頁。

2、外出學習,回來傳學。這學期,前勤副校長一次杜郎口學習和一次滄州學習,時間半月;後勤副校長兩次滄州培訓,時間一周;會計泊頭學習和黃驊學習各一次;初三全體教師出去學習石家莊一次和滄州一次時間7天;骨幹教師一人石家莊學習20天,教研組長培訓滄州一次時間3天;班主任滄州學習一人次;語文教研組黃驊集體一次培訓;並積極參加市局各科室的培訓學習活動。學校學習制度執行效果較好,教師學習的原始材料和回來後的心得講座質量比較滿意。

三、教學改革:勵心齊志,執意前行。

1、回顧:歧中的教改——

經歷了第一階段:教改實施階段;

自XX年2月21日——5月4日,即開學初開始到5月初。第一階段主要經歷了—教改思想之信心的產生—教改方案的制定—教改軟環境建設之教研專刊的學習發動—教改實驗班的商定—新型教學組織形式之傳學的建立—教改帶頭人的確定—教改課的實驗—教改課堂模式與傳學方法的建議—教改之各科預習學案的研究開發—教改課的匯報調研等10個環節。以上諸環節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同時也折騰的團隊腹飢背疲,但我和我的教師們沒有一個言退,反力則是教改的信念更入心脾——對於教改,我們不選擇失敗,因為我們時刻準備為成功付出。

經歷了第二階段:教改之課堂教師的表現階段;

自5月9日——6月1日,即從期中到複習階段前。第二階段主要經歷了—教改第二階段實施辦法的出台與實施—教改育人環境之“做清純學生·當稱職家長·做百姓滿意教師”之社會環境促進教改的一份倡議書—教改育人環境建設之“全員育人的火車頭(學生幹部)”教研專刊的學習發行—兄弟學校來校課堂探討—各科教學預案的成型及預習學案月鑒和課堂測試周記表的制定—教改帶頭人的典型樹立—教改階段性小結——教改落後課之修正研討等8個環節。以上諸環節驗證了教改的可行性和發展性,也應驗了教改的艱難和緊迫,同時,更堅定了我克服一個個堡壘的信心,對此,我積聚力量,堅定不悔。

經歷了第三階段:教改課走進每一個教室。

自XX年8月中旬,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教改材料的合訂本。9月開學後的第二周,教改模式全面展開,261節次、15:10:15課堂模式、傳學小組全部運行,到XX年12月底。

2、第三階段細節:

(1)暑期幹部教師集中洗腦。XX年8月12日-8月15日,教育幹部到校編撰《對歧中教改的具體指導意見(合訂本》,為新學期全面教改制定‘綱領性文獻’;XX年8月21日-23日,有各中層幹部分領學習材料,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完成兩篇心得作業《如何在教改中提高管理的能力》和《如何使自己的教學行為更符合教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