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說明
我們發現目前國小數學在作業設計與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單一、守舊、呆板等問題,基於以上情況,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國小數學作業設計進行改革,所以我們提出了《國小數學作業設計多樣化的研究與探索》這一課題,因而本課題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課題充分借鑑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本校實際,通過研究,試圖改變目前傳統的作業形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計新型作業,以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研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學生作業設計評價標準,以使教師布置作業更具科學性,也為教學管理者提供一個評價教師布置作業的標尺。這對改變目前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隨意性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圍繞課題先期進行的工作與研究,如對國內外相關資料進行蒐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當前課外作業設計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組織課題組學習等,既是課題得以立項的基礎,又是課題研究深入的保證。這使得本課題的研究有著較為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我們認為,本課題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標具體、研究方法適切,各項準備工作充分,具備了課題開題的條件,一致同意開題。同時課題組的全體成員緊扣課題研究目標、抓實研究過程,注重資料積累,豐富研究內涵,不斷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創新性,力爭在國小作業的設計與評價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學校鮮明的特色。
通過這一課題主要想解決以下主要問題:讓作業設計多樣化,比如採用設定作業超市、數學圖畫、數學手抄報、數學小製作、數學日記、數學小遊戲、數學童話、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成長記錄等方式,讓作業成為學生學習、發現、創造、遊戲的樂園,使他們充分地張揚個性,實現學習的自主性,力求解決當前作業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統一性”、形式的“單調性”、完成的“強迫性”、 內容的“隨意性”、習題的“呆板性”問題,使作業突出體現多樣化,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該課題的研究目標是:
1.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順應國小生的心理與年齡特點,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比如:書面作業、操作作業、實踐作業、數學圖畫、數學卡片、數學日記、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努力提高學生素質。
2.通過多樣化的作業設計和探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掌握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數學方法與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通過研究,提煉經驗,探索規律,為廣大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國小數學作業多樣化的設計。
二、具體工作
1.多次召開課題組會議,調查了解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不斷討論研究的主要內容,總結課題研究中的得與失,討論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課題研究計畫,撰寫專題總結,完成課題階段性總結。
2.發動課題組成員蒐集理論資料,進行理論培訓和學習,並寫出理論學習心得體會,為課題研究做好鋪墊。對研究方案進行分析與再修改,為後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3.根據教師個人的理論學習和學生的意願,切實做好作業設計多樣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學生感興趣的作業,設計學生喜歡的超市型作業、操作型作業、實踐型作業、調查型作業、圖案型作業、日記型作業、數學手抄報、數學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員多思考、多總結,真正讓作業設計成為學生喜歡數學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績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該項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學生在學習興趣、主動性、自主性等指標上有明顯的提高。作業形式與內容的改革以後,學生自己主動做作業不讓家長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學生做得到。
2.學生學習負擔有所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絕對負擔都有一定程度的減輕。在作業改革以前,有58%的學生家長反映作業量對自己的孩子來說比較多,現在只有22%的學生家長反映學生作業量比較多。90%的家長反映學生做完作業後仍有時間自由支配。在這段時間裡60%的學生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3.學生家長的支持率高。認為學生作業的改革有必要的占50%,很有必要的占37%。在對作業改革的建議中普遍反映,“自從作業形式和內容改變以來,學生對學習更有興趣”;“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很好,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做作業,做到因材施教”;“有創意,有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如“應做的作業還是要布置做”;“教師布置的作業較少,應該再增加一些作業”;“學生自我設計作業的形式不錯,有利於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但對能力較差的學生較難掌握,老師需給予建議和指導”;“除了語文學科以外,其他學科能否也進行作業改革,使學校教學工作整體向前推進,學生也便於把握”等等。還有一些家長對作業改革能否適應中考的要求表示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