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晉升高級教師述職報告

我1998年畢業於華南師範大學政法系,本科學歷。畢業至2001年7月在南海鹽步第三中學工作,2001年9月至今在南海第一中學工作。2003年12月經佛山市中學一級教師第二評審委員會評審為中學政治一級教師,至今已經四年多。現申報政治中學高級教師資格,述職如下:

一、一片丹心為教育:樂業進取,成績顯著

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我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有正確的榮辱觀,有一顆報效祖國教育事業的奉獻之心。站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我時刻牢記自己的神聖職責,熱愛本職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主動、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一片丹心為教育。

任現職以來,我取得了優良的教學成績。2005-2006我所帶的政治專業班聯考平均分達526分,共有4人單科考上重點,這一數據位於四個專業班第二;53人單科考上專科線以上,上線率達98%,這一數據位於四個專業班的第一。2006-2007年我負責的基礎科教學,聯考平均分達117.3分。

在教研方面,我參與了廣東省《智慧財產權教育讀本(高級版)》一書的編寫工作(該書已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2005年3月,我主動承擔了一節南海區的智慧財產權教育示範課《走近商標,了解商標——智慧財產權活動課》,該示範課形式活潑多樣,學生主體充分體現,得到南海區知識產權局和教育同行的高度評價。我撰寫的教學論文《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探索》獲南海區優秀論文二等獎,並在省級刊物《中學政治教學》2007年第一期(總第157期)發表。多篇教育教學論文獲得學校的獎勵,因此榮獲“南海區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稱號。

由於我的教育教學以及科研工作表現較突出,2004-2006連續兩年都被評為“南海一中優秀共產黨員”、“南海一中先進工作者”;2006-2008連續兩年被評為南海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6-2007學年度被評為南海區“優秀教師”;2005-2007連續兩年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一檔”。

二、貫注新課程理念:活力課堂,重質求新

經過9年的教學鑽研,我的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水平逐漸成熟,擁有較強的教學理論和教學能力。任現職期間,正逢我省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我把新課程理念注入教學中,以學生為本,刻苦鑽研,既教書又育人,不僅做學生認知結構的建設者,學生品德行為的雕塑者,而且還努力成為學生心智素質的開發者和現代教育的探索者,為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服務。正所謂:重質求新,全面育人,工作卓有成效。

2003-2005我連續兩年擔任高二級政治課教學工作,在任教一個政治專業班的同時又任教多個非政治專業班的政治課。對於教學,我從不馬虎,我總是認真地鑽研教材、精心地備好每一節課,並致力於教學方法的探索,注意在教學中貫注素質教育和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緊扣社會大事和熱點問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針,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學習方式”,努力營造吸引學生、使學生深受感染的課堂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科興趣,使課堂煥發生命活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由於我的傾力付出,教學中能夠面向全體,顧及每一個學生,所以,我的教學得到了學生普遍肯定和好評。在教學中,我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的面授(利用晚上下班輔導的時間對個別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著力於培養尖子生,扶持後進生。我輔導的學生陳倩華同學所寫的《橫空出世的歐元》獲南海區中學生政治小論文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評比高中組“三等獎”;麥綺霞同學所寫的《日本政府無視歷史是中日關係緊張之癥結》也獲得“三等獎”。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勤與學生溝通,力爭教與學生相長,師生交流互動,感情深厚,學生的學與我的教都達到了一種良性循環。這樣,既提高課堂實效,我自己也在教之中不斷地成長。我把這一師生互動的經驗撰寫成<<思想政治課有效教育的本質在於溝通>>,此論文在南海區學科交流會宣讀並獲得了南海區優秀論文“三等獎”。我撰寫的《一堂回味無窮的開放式探究課》榮獲2004-2005南海一中優秀教學案例“一等獎”。

在這期間,我還參與了廣東省《智慧財產權教育讀本(高級版)》一書的編寫工作,負責執筆編寫本書第二專題的初稿和進行修改。該書已於2006年8月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第一次印刷出版,並作為南海區的高中的智慧財產權教育教材。2005年3月,我主動承擔了一節南海區的智慧財產權教育示範課《走近商標,了解商標——智慧財產權活動課》,該示範課形式活潑多樣,學生主體充分體現,得到南海區知識產權局和教育同行的高度評價。

2005-2007學年我連續兩年擔任高三畢業班的政治課教學工作。這兩年來,我深感作為高三老師的榮光,同時也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我承載著學生的前途和未來!這一責任意識時刻在警醒著我,要刻苦鑽研,認真踏實地帶領學生備戰聯考!擔任高三教師兩年來,我勤勉教學,重點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抓課堂實效,夯實學生基礎、培養學生能力;二是培優扶差、分層輔導。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生命線,也是聯考成與敗的關鍵。如何提高課堂實效,我做了有益的嘗試,並於2006年1月6日,承擔了一節體現課堂實效的南海區教育視導公開課,得到了區領導與同行的一致好評。在提高教學效率方面,我目前的主要做法有:第一、講練結合,鞏固基礎;第二、鼓勵質疑,活躍思維;第三、授之以漁,注重解題方法指導。第四、情感教育,激發共鳴。第五、及時總結,給予指導。在每一學期的不同階段,我都會找不同層次的學生談話,進行個別輔導,了解他們近段時間在生活及學習上的情況及存在問題,再結合作業、測驗的情況找出同學們近階段存在的普遍問題,然後對全班同學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