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優秀青年團員的思想匯報

序言:

XX年5月25日,文學院03級計36名同學進行了推優答辯會,這是文學院團委改革推優機制,探索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選拔優秀學生的新試點。此後,進行答辯的同學紛紛向黨組織提交思想匯報,談感想、談信念,這裡我們選取了一篇略帶自我剖析性質的思想匯報,其中既有對當前青年團員入黨動機的探討,也有對自身工作、思想方面的思考,較有典型性,特此展示給眾多上進的青年學生。

(文學院團委、文學院03、04級學生黨支部供稿)

推優答辯後的自我剖析與思想小結

尊敬的黨組織:

我於XX年5月25日晚參加了推優答辯。當教室前方的答辯主席台被優秀的輔導員老師和團委委員同學占據,突然之間,一種莊嚴和肅穆在我心裡蔓延纏繞。我深刻地體會到,積極向上的動機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油然而生的,因為它早已成為一股沁入心脾的精神針劑。這種動力,是氛圍所影響的。無疑,參加推優的同學,或多或少在思想上都是有所覺悟的,在行動上都是有所落實的。在那次會議上,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我的心與許許多多顆心聚在一起,彭湃著,沸騰著,隱約感受到,我和組織在一起了,一起了。

感性的話也不多說了,理性分析下但答辯的總體情狀,有一點烙進了我的骨髓里:入黨,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生活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多的是拿黨比母親,是一種遊子的歸屬感,共和國初創,需要大批青年投入建設,他們並不多想別的,真誠、踏實、不畏艱難困苦……嚼窩窩頭,開推土機的年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都說“逆境出人才”,似乎沒有嚴苛的條件就不能塑造一名優秀無私的黨員,我覺的非也。

改革開放至今天,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共產黨人,更多的是將工作重點放在

經濟建設。“戰亂的年代,我們渴望安定,安定的年代,我們渴望繁榮”。只要牢牢把握住每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就不會在思想上有盲點,有偏頗。

我通過最近階段的學習認識到,大學生黨員應該積極從民眾立場上考慮,學會換位思考,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想法,然後反饋到平時做的工作中;思想上來說,放棄功利的誘惑,在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同時,不驕傲,不造作,以團結民眾,充分引導他們釋放個人能量為目標,不搞小集團主義,不搞分級主義,平等待人,真誠寬人,真心勉人。

我的認識還是不深刻的,但我會不斷努力鑽研,相信在黨組織的引導和我的努力之下,會有更上一層樓的優秀成果。在此,也很想分析一下現今的幾種消極心態與偏倚心態,希望各位大學生儘快掃除錯誤的觀念。

(一)就業重壓,我要入黨

這種明顯違背黨的理論思想的觀念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已經在某些學生腦中根深蒂固。但是,作為一名黨員,凡事要以民眾的利益為重,有時還需要犧牲個人利益,記得兵團建設時期,為了邊區的發展和安全,規定了黨員留守黑龍江陣地,不能返鄉。所以作為黨員,更多的時候應該是發揚風格,而非占盡好處。

我深入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我在校期間,有幸加入黨組織中,我在今後的就業過程中,想憑藉自己的理想,我的創新能力與精神品格去應聘,而不是靠關係。我之所以加入想要入黨,完全是想要有一個更大的空間,施展自己的抱負,增加將來為社會、為祖國的團結與富強的能力。我一向的觀點是,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如果可以得到適時適當的挖掘與培養,就有大放異彩的時候,而這,可能是個人本身從未覺察到的,深層的精神力量。

(二)父母重望,我要入黨

“我爺爺奶奶都是黨員,所以我也要入黨”,“我爸爸媽媽都是黨員,所以我要入黨”。有些同學認為家庭成員中有黨員就一定要入黨,有些同學是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唆”一定要入黨,這是可笑的。

&nb

sp;  大學生要入黨,首先在於個體意識的培養,即培養主動積極的愛國、愛黨情緒,而不是一味跟風,見風使舵;也不是把父母的理想,生搬硬套到自己頭上,這只會造成一點:入黨動機狹隘。

對我來說,我的母親已是預備黨員,我們自從對黨的輝煌成果達成共識後,都很想有一個展現才華,一腔熱忱跟黨走的機遇。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她也給了我很多鼓勵,說的多是“以後活動你要以身作則,家裡會在精神上支持你,具體工作你要自己應對。”他們是使我有入黨願望並愈加強烈的一個慰藉。當然,要求入黨的根源是我自己的內心激起的,我很明確我在做什麼,該怎么做。如果遇到一些我無法克服的難點,我也會及時與黨組織聯繫匯報,請黨組織給我幫助與指導,讓我的工作能搞好地服務大眾,凝聚同學們的力量。

現在作為班長,我和團支書密切配合,都希望能先把班級里的小工作做好,但有時許多創意缺乏現實可行性,所以,我想把以後工作的重點放在激發班級成員的熱情上,可也有一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