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長的思想匯報

XX年暑期,經我被提拔任命為副校長。我必須清晰地看到,是學校、全體老師給予了我的崗位——服務的平台,我們要好好珍惜,在這個平台上,在杜校長、黃書記的領導下,和諸位領導一起,和全體師生員工一起,承擔起辦有品質的學校、做有尊嚴的教育的歷史重任,要爭取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不成為阻礙學校發展的那個人。

彈指一揮間,擔任副校長已四年半,認真回顧、仔細盤點,有以下感受:

感受一:肩上的責任重了

原來擔任輔導員的時候,就少先隊工作思考地比較多,做具體的事情比較多,另外思想上有靠山。可自從擔任副校長後,自己都要獨當一面了,如果僅僅是能發現問題、不會引領和處理、解決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那副校長的作用又在哪裡?所以當好助手,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提高工作能力便是長期而艱巨的一項任務;工作要做到早謀劃,早布局,通常還會碰到統籌安排、取捨意見、迎接上級諸多的檢查匯報等;還要儘可能地給予我分管的處室德育處、團支部等部門正確的指導性意見,使工作穩中求升,不走或少走彎路;雖然計畫生育工作比較單一,但它是基本國策,和安全問題一樣,不管我們做了多少工作,衡量它的唯一指標就是不出問題等等。所以,時刻感覺自己有壓力、有責任,內心不曾輕鬆過,沒有哪一天心裡沒一點點事情、沒有哪一天心裡是完全放鬆的,有時候,我都會想,我是不是沒調節好,焦慮成習慣了,有時候又會想,這就是我應當擔負的責任。

感受二:學習成了迫切的需求

擔任副校長以來,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為師生服務,倍感自己知識淺薄,不能適應工作的需求。因工作的關係,近幾年,我接受培訓次數多、層次高、密度大,極大地沖刷了我的頭腦,帶給我學習衝動。變以前的被動學習,徹徹底底地為主動學習,這種感覺在外出學習時更加強烈。有時我會自責地對杜校長說:“由於自身水平、能力問題,我外出學習後,沒有很好的把學習的作用發揮出來。”杜校長說:“學習不可能是立竿見影的顯現,但它一定是一種積累,是潛移默化的,最重要改變的是觀念、是思維方式。”通過學習,我更新了教育觀念,更加尊重學生,知道了要和老師們一起探究學生成長的規律,遵循規律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通過學習,我的視野更開闊了,能對校長書記提出的工作比較正確地領會,經常進行工作的自我反思;通過學習,我內心把對職業的倦怠悄悄扭轉了方向,開始了嘗試享受職業的幸福。但我深知,專業的發展主要是自我的發展,我的實際行動與主觀願望對學習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還稱不上勤奮,還沒有養成習慣。

感受三:處理好事業和家庭的關係不容易

我校女教工多,工作、孩子、家庭,確實夠我們忙活的。我也向咱學校不少女教師學習,在家庭事務中,解放自己,衛生請保潔打掃,衣服有洗衣機洗,這些都能克服。但還想乾好工作,還想親自帶孩子,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每天接孩子放學後,她就像你的一條尾巴一樣,走到哪跟到哪,還要一刻不停的跟她對話,我女兒更是精力充沛型的,從小就不愛睡覺,一天不睡,晚上還能熬到11點多,對我是一種考驗,若要加班,就要凌晨四、五點起床。早上起床就更像打仗一樣,我是乾脆利索,她是磨磨蹭蹭,女兒自己總結:媽媽每天早晨批評我的最多;幼稚園是7:35開大門,來早了送不去,送去了,在校園巡視的時間就不充足了,兩年半了,幾乎沒吃過早餐,和尹賽麗一樣,看著很壯,實際體檢營養不良。有一天,金主任開玩笑的說:“看看,現在孟祥拉住你的後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