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通報批評範文

1、標題。通常有兩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對少數地方和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集資問題的通報》;另外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如《關於給不顧個人安危勇於救人的王*同志記功表彰的通報》。此外,有少數通報的標題是在文種前冠以機關單位名稱,如《中共*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通報》;也有的通報標題只有文種名稱。

2、主送機關。除普發性通報外,其他通報應該標明主送機關。

(二)正文。通報正文的結構通常由開頭、主體和結尾等部分組成。開頭說明通報緣由;主體說明通報決定;結尾提出通報的希望和要求。不同類別的通報,其內容和寫法有所不同,現分述如下:

1、表揚性通報。一般在開頭部分概述事件情況,說明通報緣由。由於它是作出通報的依據,因此要求把表揚對象的先進事跡交代清楚。如果屬於對一貫表現好的單位或個人進行表彰,事實敘述不但要清楚明白,而且要注意詳略得當、重點突擊。主體部分通過對先進事跡的客觀分析,在闡明所述事件的性質和意義的基礎上,寫明通報決定。結尾部分明確提出希望和要求,號召大家向先進學習。

2、批評性通報。在機關工作中使用的比較多,對一些傾向性問題具有引導、糾正的作用。批評性通報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個人的通報批評,其寫法和表揚性通報基本一樣,要求先寫出事實,然後在分析評論的基礎上敘寫通報決定,最後提出希望和要求,讓大家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另一種是對國家機關或集體的批評通報。這種通報旨在通過惡性事故的性質、後果,特別是釀成事故的原因的分析,總結教訓,從而達到指導面上工作的目的,所以寫法和表揚性通報略有不同。其正文主要包括敘寫事實、分析原因、提出要求和改進措施等項內容。

也有的批評性通報,是針對部分地區或單位存在著的同一類問題提出的批評的。這類通報,雖然涉及的面比較廣,但因其錯誤性質基本相同,所以寫法上以概括為主,大體和情況通報相近。

3、情況通報。主要起著溝通情況的作用。旨在使下級單位和民眾了解面上的情況,以便統一認識,統一步調,推動全局工作的開展。正文主要包括兩項內容;通報有關情況;分析並作出結論。具體寫法,有的是先擺情況,然後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有的是先通過簡要分析作出結論,再列舉情況,來說明結論的正確性和針對性;總之,寫法多樣,如何表述可因事制宜,無須強求一律。

(三)尾部。包括發文機關署名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內容。有的在通報標題中已標明發文機關名稱,這裡就不必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