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學期團委工作計畫

2、做好基層團組織分類指導工作,推進基層團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健全學院基層團支部創先爭優工作機制,完善創先爭優規章制度,規範創先爭優工作程式,做好基層團組織創先爭優評選和表彰工作。

3、加強團員幹部的隊伍建設,做好團員幹部隊伍的培訓工作,提高團員幹部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是高度重視團員幹部的選拔、任命與考核工作,進一步規範團員幹部選拔、任命和考核的規章制度和組織程式,建立團員幹部檔案,發揮好團員幹部的帶頭表率作用;二是舉辦團幹部培訓班,制定詳細培養方案,有計畫、有步驟、有針對地開展好團員骨幹的的培訓工作,提高學生骨幹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團結意識,增強團員骨幹的業務素質、綜合素質、專業素質等,發揮好團員骨幹的核心帶動作用。

4、開展推優入黨工作。推薦優秀團員作黨的發展對象,是培養造就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堅強黨員隊伍建設,充實黨的新生力量的需要;是激發廣大團員青年的政治熱情,增強共青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也是新時期黨賦予共青團組織的一項光榮任務。

(三)拓寬團的陣地建設。

團的陣地建設時團組織開展青年工作的載體和抓手,是團組織活躍工作、聯繫青年、關心青年、推動青年不斷成長的平台。團委要充分用足、用活學院現有陣地資源,不斷完善和擴充陣地,著力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推進“虛擬”與“現實”工作的對接,構築全域、全員、全過程的網路共青團平台,積極探索新媒體在青年教育與共青團工作的整體化運用。

(四)著眼現實需求,注重技能提升,竭誠服務青年團員成長成才。

1、建立和完善青年團員社會實踐長久機制,推動社會實踐常態化、品牌化、機制化。制定《XX年學生社會實踐工作規劃》,鼓勵各團支部成立社會實踐團隊,提前進行社會實踐課題的選擇、方案的設計等,及時與企事業單位聯繫,加強共青團社會實踐基地建設,探索暑期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見習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做好社會實踐動員工作,鼓勵、支持學院團員青年以團體或個人的形式參與社會實踐,同時做好社會實踐活動的培訓、指導工作,開展系列專場培訓活動,有效落實安全責任制。

2、健全青年志願者服務體系,拓寬青年志願者服務領域。進一步完善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組織,規範青年志願者招募和管理制度,規範青年志願者認證註冊程式和志願服務活動開展。有計畫組織志願者參加各種形式的義務勞動、“獻愛心”活動等志願服務,培養公益理念和奉獻意識。積極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闢勤工助學渠道,尋找勤工助學機會,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五)、紮根傳統,突破創新,彰顯特色,培育精品活動,推動校園文化活動繁榮發展,努力提升校園文化品味。

一是堅持“學院活動品牌化、特色化,班團活動個性化、大眾化”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原則,突出人文特色,有計畫的開展知識競賽、技能競賽、演講比賽、棋藝比賽、大合唱比賽、籃球賽、體育運動會、節日紀念慶祝等活動,進一步打造校園文化和社團文化等品牌活動。同時鼓勵各班團積極開展宿舍文化建設、趣味體育競賽、學生辯論賽等具有個性且適用大眾的文化活動。二是以學校舉辦的各項文化藝術活動為契機,積極選培種子選手,做好團員青年文化藝術骨幹的培訓工作,做好校園文化活動人才儲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