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衛生法制與監督工作計畫範文

XX年全市衛生法制與監督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全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推進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提高衛生執法能力,以體制改革、食品安全、職業衛生和醫療衛生服務監督為工作重點,大力加強監督執法工作基礎建設和內涵建設,實行衛生監督綜合執法,嚴格依法行政,加大查案辦案力度,為保護人民民眾身體健康,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貢獻。

一、加快完成“兩項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

今年是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年,“兩項體制”改革、新一輪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改革和職能調整是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建設的重大步驟。一是儘快全面完成兩項體制改革。未完成“兩項體制”改革的縣市要積極爭取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六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輪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切實做到衛生監督機構編制單列,班子、人員和財務獨立設定和運行。二是加大對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和體系建設的督導力度,積極推進全市衛生監督機構的參公管理。已完成“兩項體制”改革的衛生監督機構要紮實推進行政執法機構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各地衛生局及監督機構要高度重視參公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清大勢,爭先參公,早參公早受益,為下一輪職能調整和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奠定基礎。三是按照醫藥衛生體制和食品安全監督體制改革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新一輪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監督機構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和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正確認識穩妥推進這次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堅決執行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的各項工作,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有序,認真履責,實現平穩和諧過度。四是抓住體制改革和參公時機,提高衛生監督執法經費保障水平。積極爭取黨政領導的重視和編制、人事、財政等部門的支持,在推進體制改革和參公管理的同時,落實監督執法機構財政預算撥款和專項經費投入,解決衛生監督機構生存和發展的迫切問題。積極爭取國家衛生監督基本建設項目資金,提前規劃和穩步實施基層衛生監督機構房屋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履行監督職責所必須的裝備設施和能力建設,配備快速檢測儀器,加強業務技能培訓。五是全市衛生監督機構要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和最佳化執法運行機制。逐步形成結構合理、保障到位、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程式明晰、執法有力、辦事高效的衛生監督執法新體系。

二、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根本扭轉非法行醫嚴峻形勢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監督機構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XX年全市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務求實效。一是市衛生監督局在“春雷”行動的基礎上,實行班子領導劃區分片,包乾負責,調整整合好監督資源,狠抓專項集中行動的落實,切實做到“全面清理、規範一批、處罰一批、取締一批”,使醫療服務秩序明顯規範,非法行醫形勢得到根本扭轉。二是各地要統一行動和步驟,切實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集中力量、集中時間打一場整頓醫療市場和打擊非法行醫的攻堅戰。三是各地各單位要進一步密切與公安、工商、計生、宣傳等部門的聯繫,加強協調配合和聯合執法,加大查案辦案力度,做好涉嫌犯罪案件地移送工作,形成綜合治理合力,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和民眾參與專項行動,加強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營造打擊非法行醫的社會氛圍,鞏固專項行動成果,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三、廣泛深入宣傳貫徹《食品安全法》,全面認真履行法定職責

《食品安全法》 6月1日正式實施,學習宣傳貫徹新的法律法規,全面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責是當前和今後的一項重點工作。一是衛生行政部門及監督機構的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貫徹新法律及配套法規規章,認真組織對監督執法人員的培訓考核,積極履行法律賦予衛生部門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風險監測評估、查處重大事故、發布信息、制定標準、新食品許可和檢驗機構規範六項職責,既要避免職責交叉,又要防止監管空白,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統一、協調、有序地進行和過度。二是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的作用,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主要內容,做到家喻戶曉,增強人民民眾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識和監督意識,為法律的貫徹實施營造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三是繼續抓好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XX]8號)精神,依法履行好食品安全監管的各項職責,持續深入地抓好食品生產經營領域的整頓工作,在食品安全體制調整到位之前,繼續履行食品衛生安全監管職責。

四、依法加強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監管服務,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

面對職業病防治的嚴峻形勢,各地各單位要圍繞發展經濟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中心工作,積極主動依法履行職責,創造性地開展職業衛生和放射衛生安全工作。一是積極構建“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廣泛參與”的政府主導和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市縣兩級衛生部門要積極啟動成立“職業病防治工作委員會(或領導小組)”,明確部門職責,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二是以建設項目和職業衛生審查評價為突破口,從源頭上防控職業危害和職業病發生,增強對新改擴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技術服務能力,擴大重大建設項目和高危項目評價覆蓋率,用好法律監管和行政手段,推進評價工作邁上新台階;三是大力加強職業監護監測工作,繼續做好第二輪哨點監測和示範企業試點工作,不斷擴大職業健康體檢和職業危害監測覆蓋率;四是繼續加強職業技術服務能力建設,各縣市要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單位,申報職業健康體檢機構資質,繼續加強和規範職業病診斷與鑑定工作,制定職業病診斷與鑑定工作規範檔案,提高工作水平;五是加強放射衛生監督管理,認真做好放射診療機構的許可工作,依法開展放射人員健康監護、個人劑量監測及監督檢查工作;六是加強“職業衛生宣傳周”和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營造良好的執法環境和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