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憑弔和慰問

對於各國官方節日,民間友好人士間、有關業務部門之間,通常相互祝賀,對關係較好的國家還可登門拜訪祝賀。

元旦各國慶祝的方式各異,內容不一,但大都含有除舊布新、祝福、祈求來年豐收之意。元旦期間各友好國家領導人之間或友好人士之間常常互發賀年片(或名片),這在國際上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習慣做法。在某些國家則有外交團向駐在國元首或政府首腦登門團拜的慣例。團拜時,外交團團長代表全體使節致祝願詞,駐在國領導人致答詞,並備酒水款待。

三八國際婦女節有些國家由婦女組織發起組織各種報告會、座談會、茶會等慶祝活動,邀請女賓參加。在我國內由全國婦聯舉行茶會,邀請駐華使節的夫人、女外交官和外國女專家、女記者參加。有時茶會上還安排一些餘興節目。

五一國際勞動節鑒於各國制度不一、慶祝的方式差異較大。某些國家舉行盛大民眾~和軍事檢閱,邀請外賓參加,而許多國家官方則不舉行任何慶祝活動。我國八十年代舉行民眾游閱活動,黨政領導人和民眾一起聯歡,也邀請各國駐華使節、外交官和其他外國朋友參加。

民間節日、宗教節日世界各國幾乎都有各自傳統的民間節日和宗教節日,這種節日名目繁多。民間節日諸如印度的“燈節”,尼泊爾、伊朗的新年,瑞典的“仲夏節”,歐美國家的“狂歡節”,東南亞國家的“潑水節”,我國的“春節”等。宗教節日有~教和天主教的“聖誕節”、“復活節”,伊斯蘭教的“聖紀”、“開齋節”、“古爾邦節”,佛教的“佛誕節”和“成道節”等。

對於民間節日,各友好國家之間也互相祝賀。如在一國訪問時,適逢該國的民間節日,外國客人常向主人表示祝賀,而當事國也常常邀請外國客人參加一些娛樂活動。

對於一些影響較大的宗教節日,如“聖誕節”、“古爾邦節”、“開齋節”和“佛誕節”等,各有關國家均進行廣泛的慶祝,特別是以某宗教為國教的國家,慶祝的規模更為盛大。有關各國領導人之間和宗教界人士之間則有相互傳送賀電、賀片祝賀的習慣。但其他國家一般不組織官方的慶祝活動,亦很少致賀。如在某國訪問、遊覽,恰逢該國的宗教節日,則相機向有關人士表示節日的祝賀。

二、獨立慶典

二次世界大戰後,一些新興國家在擺脫殖民統治,宣布獨立時,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慶典一般以升旗儀式開始。第

一面國旗徐徐升起,象徵著新獨立國家的誕生、民族的崛起。這時禮炮齊鳴,軍人行軍禮,其他人士行注目禮。隨即第一任國家元首宣誓就職,發表施政演說,闡明其對內、對外方針政策。演說結束後,一般都要舉行軍事檢閱和民眾~。當事國對各國出席典禮的代表團和特使都安排在比較顯要的位置上,並由國家領導人出面設宴招待。首都及全國各地還舉行規模盛大的文藝演出和民眾性民族歌舞。

對新獨立的國家,各國政府或領導人一般都要致電祝賀。電文中表達對該國良好的祝願,宣布承認其獨立,並表示歡迎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等願望。應新獨立國家的邀請,有的國家還委派政府官員或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親自率團前往參加獨立慶典活動,也有的國家委派駐第三國的使節以政府正式代表或特使名義參加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