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賀憑弔和慰問

三、就職儀式

許多國家元首就職時舉行隆重的儀式,國王登基則舉行加冕典禮。就職時通常要舉行宣誓儀式,並發表施政演說。有的國家元首或國王就職還舉行盛大的招待會、閱兵式、文藝體育表演等活動。就職儀式一般邀請各國外交使節參加,有的還邀請外國政府派遣代表或特使參加。新元首或新國王往往還禮節性的接見各國外交使節。有的國家政府首腦(內閣首相)就職也舉行一定的儀式。

各建交國對外國領導人的當選均應以相應的領導人名義致電祝賀,各國駐當地的使節按慣例亦應向新任領導人發函祝賀。

新任外交部長的任命事項頒布後,建交國外交部長也有發電(函)致賀的。

四、壽辰祝賀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已取消了對領導人祝壽的做法。不少國家還保留著祝壽的習慣,在對外交往中,應尊重各國的習慣做法。

祝壽的方式除發賀電(函)以外,對關係密切的人士,還可贈送花籃或禮品(如蛋糕等),對一般人士的生日則送名片或口頭表示祝賀。若應邀參加生日慶賀活動,則都贈以小紀念品或花束。各國駐外使節一般都應邀出席駐在國領導人的祝壽活動(如宴請、授勳等),並轉達本國領導人的祝願。

五、憑弔

國家元首逝世元首逝世的治喪活動,由於各國制度和習慣不同,做法有所區別,但大致都有如下程式:

發布訃告,宣布誌哀期,全國停止各種娛樂活動,下半旗誌哀。治喪國除發布訃告外,還由外交部發出照會通知當地各國使館。訃告照會的信紙和信封一般都鑲有黑邊(但也有不帶黑邊的);與此同時還由治喪國駐外使館通知駐在國外交部和當地各建交國使館(也有由治喪國政府直接通知各建交國政府的)

治喪活動主要有,向遺體告別或瞻仰遺容,接受各界人士的弔唁,最後舉行追悼大會或葬禮。弔唁活動一般在靈堂內進行。在我國,靈堂的布置力求莊嚴、肅穆。在大廳入口處上方懸掛黑底白字的橫幅,門邊放置弔唁簿,並為弔唁者準備白花。大廳內正面牆上懸掛死者的遺像,鑲以黑邊或挽黑紗。上方掛黑底白字橫幅。大廳四周懸以黑黃兩色相間的挽幛。骨灰盒或水晶棺置於遺像下,周圍擁以鮮花和常青樹木。遺像兩側放置各界人士送的花圈,而親屬獻的花圈則放在骨灰盒或水晶棺前。

追悼儀式後,由國家領導人或治喪委員會負責人和死者親屬護送骨灰盒(或遺體)至安放處(或安葬地)。

政府首腦的治喪儀式大致與元首相同,但規格略低於元首。

治喪期間,當事國的駐外使館也設靈堂接受駐在國國家領導人和各界人士的弔唁。

對於外國領導人的逝世,各國視兩國關係以及死者在世界上所享有的聲望確定其誌哀的方式。最常見的悼念方式是由國家領導人向治喪國國家領導人發唁電、唁函或發表聲明誌哀。唁電(函)也可發給死者的家屬。

國家領導人前往治喪國使館弔唁亦是通常採用的弔唁方式之一。弔唁包括簽名(也有題詞的)、獻花圈、默哀等。前往弔唁人員身份的高低視兩國關係而定。治喪國使節應親自出來守靈,接受弔唁。有的國家也有民眾到治喪國使館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