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勞動節與勞工運動介紹

美國的勞動節與勞工運動

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美國的聯邦法定節假日——勞動節(labor day)。現如今,對於大多數美國人而言,勞動節意味著漫長夏季的結束,燒烤派對和聚會的最後狂歡、三天的小長假(周六周日周一連休)、各大商家瘋狂的打折促銷,而對於學生而言也意味著新一學期的開始。

當然,也有一些看不慣如今勞動節被派對、狂歡、購物等消費主義思潮吞沒、徹底去政治化的人們,他們不斷地提醒和呼籲大家要不忘初衷,不能忘記勞動節的由來以及美國勞工運動沉重和血腥的歷史。而對於習慣了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外國人來說,不免也會好奇美國9月的勞動節和5月的國際勞動節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美國的勞動節源於紐約的街頭運動: 1882年9月5日,紐約的中央工會(central labor union)組織數千名瓦工、印刷工、鐵匠、鐵路工人、製造雪茄的工人罷工一天,在紐約舉行大遊行,要求每天8小時工作。當時,美國工人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每周6天工作日,每天工作12至15個小時的也司空見慣,有的僱主甚至要求工人節假日和星期天也上班,白班倒夜班時,連軸乾24小時並不罕見。而真正把爭取8小時工作日運動和5月1日這一日期聯繫在一起的是1884年成立的美國與加拿大有組織行業與勞工工會聯合會 (federation of organized trades and labor un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該組織也是目前美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工會組織——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的前身。該組織在成立之日就把“自1886年5月1日起以後8小時應成為每日勞動的法定時數”的訴求和行動綱領寫入了組織決議中,而組織戰略就是先和僱主協商,協商不成則罷工。1886年5月1日,以芝加哥為中心,美國近50萬工人參加了大規模全國性罷工和遊行,5月3日芝加哥當局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開槍打死2人,5月4日工人們繼續在名為“乾草市場廣場”的地方舉行抗議,由於不明身份者向警察投擲炸彈,最終警察再次開槍,先後共有4名工人、7名警察死亡。後來該事件被稱定性為“乾草市場騷亂”,也有稱為“乾草市場慘案”的,這就是所謂的同一事件,不同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就是由“乾草市場事件”而來的。

1894年,由美國國會批准、總統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簽署的法律使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正式成為聯邦假期。美國的勞動節定在9月最初是為了紀念1882年9月5日紐約中央工會工人的大罷工,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選擇更具影響力和歷史大事件意義的5月作為勞動節反映了美國政府當局刻意與當時興起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保持距離的態度。玩笑地概括美國勞動節與五一國際勞動節的關係就是美國工人開啟了國際工人運動的先河而該運動又產生了五一國際勞動節,但他們卻選擇低調地在9月過節,深藏功與名。

100多年之後的今天,美國勞工運動的發展可謂進入了穩定的低潮期。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XX年,美國共有1450萬工人加入工會組織,僅占總就業人口的11%,而在工會發展鼎盛的上世紀50年代,這個比例高於30%。而如今的工會成員主要集中在公務員以及拿最低時薪的服務性行業內,比如公立學校教師、警察和消防員等公務員加入工會的比例高達35%, 而私企雇員加入工會的比例只有6.7%。

筆者的mpa(公共政策管理碩士)同學最近進入紐約市政府工作,成為了一名入門級的普通菜鳥“公務猿”。在mba(工商管理碩士)都在賣保險的今天,mba當公務員也算適得其所。不過,同學吐槽說,他4萬美元微薄的稅前年薪根本不夠還助學貸款,而且每兩周還要被強行扣取23.5美元的工會會費。因為紐約市公務員職位的福利和待遇都是相應的工會行使“集體議價權”(collective bargaining)與政府當局直接談判的結果,所以新入職的公務員自動加入該工會被代表,沒有選擇不加入不被代表的權利。

一直伴隨著美國勞工運動發展的是限制工會勢力無限膨脹的“工作權利法”(right to work law)。所謂“工作權利法”就是立法禁止工會與企業僱主達成協定,把加入工會和繳付會費作為獲得雇員工作的必要條件。目前美國有24個州簽署了“工作權利法”,其中包括傳統上工會勢力很強大的密西根州和印第安納州。“工作權利法”對於吸引外來投資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筆者參加過不少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組織的投資推廣會,如果屬於簽署“工作權利法”的24個州之一,毫無例外地,“right-to-work state”(已簽署“工作權利法”的州)這句話會出現在該州宣傳資料的醒目位置。而南卡羅來納州州長也曾毫不避諱地對筆者表示,波音之所以會把787夢想飛機的第二條組裝線從華盛頓州不遠萬里地搬遷到南卡羅來納州就是因為該州是簽署“工作權利法”的州,工會勢力很薄弱。

美國人對於工會和勞工運動的態度遠不像對勞動節那樣毫無選擇地照單全收。

蓋洛普8月最新民意調查顯示,53%的美國人認為工會的存在有其正面意義,38%的人對工會毫無好感,認為其存在阻礙經濟發展,而1950年代對於工會有好感的美國人占75%,只有14%反對工會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有71%的壓倒性多數的美國人認為應該廣泛推廣和簽署“工作權利法”。

美國人對於工會和勞工運動的矛盾心理在零售業巨頭沃爾瑪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勞動節期間,美國境內的不少沃爾瑪超市24小時營業,它的網店也打出了“歡慶勞動節,用購物來犒賞自己辛勤的勞動”等標語,從表面上看沃爾瑪很喜歡勞動節,但是仔細研究卻發現沃爾瑪又是出名的“反勞工”企業,它不允許工人組織工會,為了不向工會妥協,沃爾瑪不惜關閉它在加拿大魁北克的一家超市。

於是,每當勞動節到來的時候,沃爾瑪的雙重“性格”,對於勞動節那矛盾而糾結的小心思都會被好事者提出來取笑和嘲弄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