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拆遷辦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重點

(二)狠抓管理,內部規章制度逐步完善

1、內部規章制度不斷健全。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公務接待、公車管理、設備購置等制度,完善了政務、黨務、財務公開制度。堅持辦支部委員會、辦例會、業務工作例會等議事決策制度,注重發揮領導班子、中層幹部的集體智慧,經常性的廣泛徵求幹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通過

各項制度的建立,工作更加公開透明。

2、信息化管理不斷完善。為了進一步提升我辦行政管理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提高行政和行業管理工作效率,今年辦里加大了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投入,對已經購置的部分電腦設備進行了性能升級,移動存儲設施配備到位,同時積極組織信息人員參加房地產局舉辦的信息員培訓班,不斷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水平。

3、財務管理不斷規範。不斷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嚴格財經紀律,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我辦認真做好市、局組織的財務、稅務、審計對我辦財務支出工作的檢查工作,均獲得了較好的評價。我辦通過嚴格的部門預算管理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按需控制支出,自覺置身於財政和上級的監督之中,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政策,並按照局黨組的要求,對房鑒辦進行財務統管,嚴格控制法人單位僅設立一個收支帳戶,沒有“小金庫”和“帳外帳”等問題,拆遷辦和房鑒辦在財務往來中均未有違反單位財經紀律等問題發生。

(三)紮實推進,黨建工作成果豐碩

1、狠抓學習,提升素質。根據局黨組的統一部署,自5月份開展“學習《廉政準則》、規範從政行為、促進科學發展”活動以來,我辦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活動實施方案。一是組織專題學習。由辦支委成員帶領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了總書記、賀國強同志在xx屆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工作報告等一系列重要論述,切實增強廉政意識和紀律意識。二是參加專題培訓。通過參加市房地產局舉辦的專家學者作輔導報告、組織觀看《廉政準則》輔導報告電視片等方式,增強黨員領導幹部貫徹執行《廉政準則》的自覺性。三是開展警示教育。組織黨員幹部觀看了中央紀委組織攝製的《貪之害——貪權、貪錢、貪色警示錄》等領導幹部典型違紀違法案件警示片,幫助黨員領導幹部從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深刻教訓,牢固樹立宗旨觀念和自律意識。四是主要負責人講黨課。我辦黨政主要負責人,圍繞“學習《廉政準則》、規範從政行為、促進拆遷管理事業發展”這一主題,緊密聯繫本單位實際,給全體黨員講了一堂廉政黨課。五是召開民主生活會。我辦把“學習《廉政準則》、規範從政行為、促進科學發展”作為年度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並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切實加以糾正。通過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輔之以專題黑板報、參加廉政書畫展等多種方式,動員和吸引全體黨員幹部和服務對象積極參與活動,在全辦掀起了學習活動的新高潮。

2、開展活動,凝聚人心。紮實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辦黨支部把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一是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學習《廉政準則》、規範從政行為、促進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成立了“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及時制定“創先爭優”活動實施方案,使“創先爭優”活動能落到實處。二是把“創先爭優”活動與黨員設崗定責活動結合起來。我辦通過設崗定責、黨員認崗、公示明崗、考核評崗和黨員公開承諾,使“創先爭優”活動與日常各項工作緊密結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三是把“創先爭優”活動與黨員幹部、職工的培訓教育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辦黨支部活動場所的陣地作用,組織黨員幹部觀看警示電教片,舉辦專題座談。同時積極開展了黨組織和黨員承諾活動。首先,辦黨支部於6月17日召開了全體職工的動員大會,確定了辦支部副書記陳邦本為第一責任人,副主任向美林、徐青為直接責任人,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為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組織領導基礎。其次,辦黨支部和黨員承諾從帶頭執行組織紀律、工作紀律、提高工作效率、服務人民民眾和廉潔自律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和能兌現的承諾。三是嚴格審核把關,認真撰寫承諾書。黨員撰寫承諾書後由支部召開支部委員會,針對承諾內容逐人逐條進行審核把關,由支部副書記和支委成員進行了審定。四是公開承諾。黨支部和黨員幹部的承諾,向全體幹部、職工、民眾公開,廣泛接受民眾監督,深受廣大民眾好評。。

3、效能建設,樹立形象。一是改進工作作風。著力強化單位工作人員的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公僕”意識,努力營造人人講效能、處處抓效能、事事創效能的濃厚氛圍。二是堅持陽光行政。將國家、省拆遷法規,拆遷許可的內容、職責、程式、期限等在我辦辦公大樓顯要位置公開,實行陽光政務。同時在辦公室五樓拆遷管理一科設立“業務諮詢台”,方便民眾諮詢各項業務。三是落實制度保障。建立健全了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和首問責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強化績效考核制度,落實目標管理制,形成競爭機制。通過多措並舉,提高了工作效能,推進政策和決策的實施,提升了服務水平,實現工作機制的創新,樹立了管理部門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