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主任崗位協定書

一、設立專門的領導機構,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1、成立教師成長培訓領導小組。校長為總負責人,為教師專業發展的第一責任人,主任為組長、教研組長為組員,具體負責教師專業發展工作的組織落實、指導、監控、評估。

組  長:姜學軍

組  員:何妍、李世傑、夏  寧、梁  任

2、制定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工作的規劃,政、史、地、生各教研組制定工作計畫,認真貫徹指導思想,推進該項工作。

二、教師專業培訓發展目標

1、堅持正確的思想方向,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職業道德高、合作精神強、服務意識優和心理品質良好的教師素質。

2、具有本學科紮實的專業基礎,了解與基礎教育相關學科最新發展動態成果,懂得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具有改革創新意識。

3、具有教育教學基本功和履行相應級別教師職務的教育教學能力,積極參與課程和教學改革實踐,掌握並運用先進的教育技術和方法。

4、具有教育科研意識和從事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

三、教師專業化發展培訓的措施

多渠道開拓校本培訓資源,試行校際資源共享,提高研訓層次,校本培訓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要渠道。我校將本著“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的原則,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現代教育理論培訓。通過教師的自學、集體學習、研討交流、視頻等形式,讓教師了解和掌握現代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其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

2、綜合知識的積累。本學期將定期開展看有針對性的視頻,如百家講壇、深度觀察等節目,來提高老師們的綜合知識修養。

3、開展錄像課活動。本學期繼續施行自覺聽課每節課獎勵10分的積分制度。每位教師本學期還要做一節錄像課。教師通過不斷的磨練,不斷糾正自己、完善自己,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五月31號前完成並交到培訓主任處。

4、積極開展教師業務考試。本學期除了個人自己交試卷進行10分積分獎勵外,還定期進行專業知識考試,以提升專業知識儲備和教學基本素質。

5、以集體備課為槓桿,提高教研質量。推行集體備課制度,按學校要求每課時同頭課的老師要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集體備課一次,引領教師在相互學習中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以期終考試本組老師的達標率作為考核組長的重要依據。

6、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活動,既要閱經典的教育理論書籍,也要關注本專業或相關的書籍,每小周寫一篇讀書(或看電視)筆記,每篇積分10分。 

7、建立教師學習、反思制度

促使教師不斷學習、實踐、反思,不斷更新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教育內容和方法,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才能落實教育創新。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師,傾向於主動地和創造性地反思其專業發展的實踐和能力。教育改革要求教師養成經常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和能力,促使教師較快地成長為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反思型教師。反思能力的養成是確保教師不斷再學習的最基本條件。教師在個人反思或集體反思的過程中,可拓寬專業視野,激發不斷追求超越的動機。每人每周至少寫一篇反思,每篇10分;每月至少發一篇教育教學方面的部落格。

四、培訓要求:

1、繼續實行簽到制。全勤一次20分,遲到、早退10分、缺席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