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品牌建設的幾點構想

一、重要意義:

確立學校的校訓及對校園中的主要建築物和道路進行命名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弘揚歷史傳統、展示辦學特色、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凝聚師生校友具有特殊的意義。

二、命名原則:

命名的基本原則是:(1)體現傳統;(2)反映特色;(3)響亮上口;(4)易於記憶。

三、具體方案:

㈠、校訓更改構想:

建議學校將已實行了十幾年的帶有特定時代色彩的“勤奮、守紀、求實、創新”的校訓,改變為:“勵志,博學,修身,篤行”。

“勵志”就是一個人要想成材,必然經歷磨練,增強自己的精神品質。古語有云:“非志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博學”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

“修身”,即告誡所有學子,首先要樹立道德的主體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呢;再者必須樹立堅定的信仰和遠大的志向,令我們即使身處物慾橫流也不會迷失自我。

“篤行”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㈡、學校教學樓及其它主體建築命名構想:

1、第一棟教學樓為“勵志樓”,—— 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態度決定一切!

2、第二棟教學樓為:“敏行樓”,出自孔子《論語》:“君子欲敏於行而納於言”。

3、青少年活動中心大樓為:“逐日樓”—— 夸父逐日,是意志!立志高遠,勤奮好學,鍥而不捨。求學做人的等各方面的準則,勸勉學生要厚德載物,以厚積薄發。

4、科教中心大樓為:“思齊樓” 即“見賢思齊”之意。出自《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意為,意即看到德行高的,就想學得與他一樣。

5、學生食堂用“溢香苑”命名具有鮮明的飲食文化特色。

㈢、學校二棟學生公寓命名的構想:

1、男生公寓為:“懷遠樓”或“正身樓”。

☆“懷遠樓”命名典出:王充(東漢哲學家)《論衡·別通篇》:“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寓意胸懷遠大,志存高遠。

☆“正身樓”命名典出《論語·子路》。原文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為,孔子說:“執政者自身端正,不用發布命令,百姓也會行動起來;執政者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聽從。”

2、女生公寓為:“毓秀樓”或“修己樓”。

☆“毓秀樓”取其安靜祥和之意”

☆“修己樓”典出語出《論語·憲問》。原文為: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意為:子路問什麼叫君子。孔子說:“修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周圍的人們安樂。”子路說:“這樣就夠了嗎?”孔子說:“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修養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樂,堯舜還怕難於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