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社案件專項治理心得體會

今年3月6日,中國銀監會專門召開了案件專項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這足以體現了銀監部門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視。因此,基層農村信用社務必按照銀監部門及其主管部門對案件專項治理的部署和要求,進一步做好案件專項治理工作,做到組織推動有力、職責分工明確、檢查處理從嚴、具體措施有效,力爭實現農村信用社無百萬元和“四類”惡性案件、當年無新發案件的目標。那么,要實現上述目標該從何入手呢?筆者認為,應在以下四個方面狠下功夫:

一、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制度約束力。一是要完善建立與新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制度體系。目前農村信用社通存通兌業務、卡業務已經開通,綜合業務系統也陸續上線,快速發展的電子科技業務增強了信用社案防工作的複雜性,犯罪分子作案的隱蔽性、靈活性更強。因此,縣聯社要在制度建設上儘快適應新的業務發展,建立電子業務授權制度,完善內控約束機制,如對櫃檯存入現金10萬元以上的,須經過第二人授權後方可進入系統登記分戶賬,存入現金50萬元以上的,須經第三人授權。二是要嚴格業務操作程式。全面推行貸款調查、審批分離制度,建立轄內小額農戶貸款戶主檔案,實行小額農戶貸款戶主制管理。信用社辦理貸款一律在櫃檯辦理,辦理貸款時信貸員、電視要嚴格審查貸款戶資格,核實身份,出納憑貸款戶有效證件付款。三是要加強帳戶核對。信用社對單位存款帳戶要按電視制度規定定期對帳,存放資金要主動與對方對帳,信用社內部往來要互相核對帳務,對帳發現的未達帳要嚴格審查,分析原因,存在疑問要追查到底,對一時無法查清的要及時向聯社報告。同時要加強對帳真實性、準確性的監督,建立對帳覆核制度。對對方往來資金核對的真實性要進行嚴格審查,防止對帳走過場,對單位存款對帳不及時的要採取措施及時糾正。四是要切實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不能將規章制度貼在牆上,寫在紙上,說在口上,要用規章制度約束人、教育人,對無視規章制度的幹部職工,要嚴格處理。在執行制度上要從細微抓起,如印章、密押、憑證實行三分管制度,櫃員制業務網點必須實行電子監控,操作人員離機必須簽退,負責的公章及個人私章離櫃時須入箱上鎖,信用社重要空白憑證要做到交舊領新、領用核銷制度等。

二、更新案防手段,提升案件防範能力。一是要加強對員工的職業道德教育,開展“珍惜崗位、珍惜人生”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讓員工正確處理好工作原則、制度與同事間的信任、友情的關係,處理好情與法、錢與法的關係,增強員工的自控能力,做到在金錢面前不為所動。開展業務技術比武、電視競賽、文藝演出、書畫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把員工的業餘生活引導到健康有益的活動中去,避免員工與黃、賭、毒的接觸。深入開展爭創文明崗位、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業務標兵等文明創建活動,營造一種積極、上進、發展的氛圍,從而弱化極少數人的非分之想和犯罪之為。二是要改進員工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科學的指標考核體系,將成本和收益、風險和效益納入考核體系,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各種經濟處罰措施、實施工效掛鈎時均應以調動職工積極性為前提條件。要努力為員工創造公平、公正的工作氛圍,關心員工生活,幫助解決員工困難,讓員工感受到信用社的溫暖,使每個員工都能安心工作,熱愛工作,乾好工作,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三是要加強安全保衛工作。首先要抓好安全制度建設,一方面紮實開展員工安防意識教育,要以案促防,以防促教,以教促學,切實把農村信用社會計、出納、安全保衛三個基本制度貫穿到各項經營業務過程中。另一方面組織開展經常性的檢查監督活動,更好地督促員工落實營業、守庫、押運安全操作規程,特別是一些重要場所、重點部位、重要環節、重點人員要加強監督力度,實行檢查責任制,對該發現的問題未能發現,發現的問題不能正確處置而引發安全事故的要層層追究責任,決不姑息遷就。其次要抓好安防設施建設。對未取得電視機關頒發的“安全防範設施合格證”的營業場所、業務庫逐個進行督查,責令在限期內實現營業場所、業務庫安防設施達標。第三要抓好護衛隊伍建設。按規定配備足夠的、較強的護衛隊伍,強化隊員基本功訓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第四要加強對嫌疑人員的跟蹤管理。對有“黃賭毒”行為的、個人或家庭經商辦企業、個人家庭負債較大或在行社有貸款(正常貸款除外)、無故不能正常上班或經常曠工的、交友混亂經常出入高檔消費場所的、有不良記錄或犯罪前科的要進行排查分析,確定專人進行幫助教育,並建立幫教檔案,不但在工作時間以內要盯防,而且在工作時間以外要進行信息跟蹤,了解情況,掌握思想動態,防微杜漸,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第五要加強崗位輪換和異地交流。對在會計、出納、儲蓄崗位工作二年以上的要進行短期輪崗,輪崗時間為3個月,在同一信用社任負責人5年以上的,要結合競聘進行異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