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校長細節決定成敗心得體會

二、教師的發展

學校管理的目的是什麼?是質量?是規範?是效益?我們認為學校管理的落腳點是發展,是師生和學校的發展,沒有了人的發展(師生)和學校的發展談什麼都是無意義的。在學校,尤其是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對於學生,學校的發展上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南開區教育局的一些培訓模式與我區的大同小異,無高低之分,但有特色之別。

1、培訓模式的多樣化:“名校長”、“名教師”、培訓、“優秀中青年校長評比”、“一把手研討會”、“定期學習會”、“掛職鍛鍊”等,這是南開區教育局在幹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的主要措施。他們樹立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素質”的長遠思想和先進理念,培養教師幹部的能力,人品、人氣、大胸懷,大氣度,大境界,把多元化的培訓模式制度化、常規化、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幹部教師培訓體系。

2、培訓方式的主題化:幾乎所有的學校,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中,都以“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為主題培養、培訓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專業化的發展。中營國小的“以課帶研、以研帶訓、研訓結合”的培訓主題很有特色,他們長年堅持開展教師專業化培訓的“三格”課:即年青教師的“合格”成長課、中青年教師的“升格”實踐課和骨幹教師的“風格”展示課。他們充分利用中營百年文化的底蘊促使教師自覺置身於研訓活動中,把教師專業化發展作為自己的內在需求,自覺加以重視並積極實踐。南開實驗學校開展科研為先導,課改為手段,打造教師隊伍的培訓活動,同樣具有鮮明的主題,豐富的內涵。西營門外國小更是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題培養教師勤於鑽研,專業發展,以德育德、以智啟智,以心換心進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快樂發展,他們的小班化教學模式確實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實施途徑,值得借鑑。

3、培訓內容的校本化:教師的發展,就其實質是綜合素質的提升、專業水平的提高、工作能力的增強。校本化的教師隊伍培訓,可以依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進行,有利於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如南開區教育局開展的“遇事培訓”模式,他們認為有時候遇到事培訓更有效。如天津29中學對領導班子的培訓就以“待人用心用情、處事一碗水端平”為主題,重塑領導班子形象。對教師的校本培訓他們就以“感動29中的人物”為主題每期給教師布置作業,從而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增強學校教師的情感意識。他們校本化很濃的這些培訓內容無疑對教師的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又如西營門外國小的“孩子們的成功來自我們的愛心和智慧”的職業道德理念,不斷地激發該校教師的責任感和工作積極性,以學生的“快樂發展”為己任,實現師生“培訓、和諧、快樂、發展”的“西小”育人目標。再如南開區實驗學校的“陽光讀書”活動,不僅在學生中廣泛開展,而且還在教師中大力提倡並把讀書活動納入幹部、教師的獎勵、晉升考核中。這些培訓內容的校本化,針對性強,既有特色,更有實效,我們當以為借。

三、辦學的規範

1、辦學行為上:客觀地講,自實施義務教育新的經費保障機制以後,各地、各校的辦學手段正在逐漸走向規範。沙坪壩區西部的學校也不除外,由於全部擔負著義務教育階段的任務,所以都能以大局為重,全面規範辦學行為,堅決杜絕亂收費,違規補課,亂辦班等行為。我們區的情況,與全國其他地區的落實是否一樣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與天津南開區的幾個學校進行了交流,大致差不多。比如亂收費問題基本沒有了,周末補課也停了,、實驗班,特長班也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