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電力公司共成長徵文

十年,我與公司風雨同舟

十年,彈指一揮間。

1996年,伴隨著泰州公司的組建和成立,我跨進了靖江市電力公司門市的大門,迄今已有10個年頭。回首往事,點點滴滴的印記仿佛就在昨日。

這十年,我們滿懷激情,用深情和汗水書寫我們激昂的青春,將執著和

努力揮灑在平凡的崗位上。十多個春夏秋冬,我們見證著公司的成長曆程。

1997年,公司門市正式成立。它的成立,使電力企業多年來“進一次門,找一個人,就能辦成一件事”的夙願,在門市里變成了現實。記得剛來時,老師傅們就提醒我,門市作為電力行業直接面向社會的視窗,一言一行都代表企業的形象,做好業務工作就要練就一付好脾氣、好耐心。尤其是面對客戶的不滿時,更要耐心向客戶解釋。為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工作中,我力所能及地為每個客戶做好服務,給客戶一個燦爛的微笑是我工作的開始。工作中,我常常告誡自己,要用我們的愛心,來換取客戶的舒心,將“你的滿意,我的心愿”作為座右銘規範自己的行為。

記得炎炎夏日的一天,一位客戶怒氣衝天地來到門市,他說平時他家每月電費不足百元,上個月竟高達300多元,可家中並沒有增加新的用電設備,他認為是供電部門弄錯了,要求立即退錢。當客戶說明原委後,我迅速與抄表人員聯繫,經檢查發現是他家的冰櫃老化,一天要用3至4度電,造成電費猛增。聽完這些,這位先生很不好意思,對自己的不禮貌表示道歉,還反過來感謝我們。他說:“剛才是我不對。如果不是你們及時幫我找到了原因,說不定我家的老化冰櫃還在繼續耗電呢。”正是由於我們的共同努力,自門市成立以來,門市多次獲得各種榮譽,先後被華東網局首批命名為“文明示範視窗”,“青年文明號”,“城市供電營業視窗規範化”服務等榮譽稱號。

XX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和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電力行銷方面產生的社會關係日趨複雜,電費收取、盜竊電能、觸電事故和破壞電力設施等問題日益突出,需要電力部門依法來引導、規範、約束和保障,要依據供用電契約來判定。因此,簽訂好供用電契約,是降低風險的重要措施。

XX年,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從營業業務崗位轉為供用電契約管理,工作崗位變了,但我工作的熱情不減。我想,電力企業在長期的計畫體制下賴以執行的許多行之有效的行政規定已經廢止,這給供用電管理秩序造成一些真空和空擋,造成失控,如何來彌補和最佳化管理,比較可行的出路之一就是簽訂好供用電契約,接任該工作後,我認真貫徹省電力公司供用電契約新示範文本,按照要求對照執行。近年來,勞動力流動日益頻繁,出現一些外地自然人用戶欠費後失蹤的現象,供電企業即使想採取法律措施,因缺乏討債對象使得所欠電費成了無頭債。針對這一現象,在實際工作中,每當與這些用戶簽訂契約時,我都堅持原則,嚴把簽約關,要求這類用戶提供適當的擔保,並掌握其必要的財產情況,以發生欠費用戶失蹤而無處討債的現象,四年里,我經辦的供用電雙方從沒發生一起糾紛和違約行為。

XX年,我擔任了公司“95598”客戶服務中心班長,從業務的前台轉到“95598”幕後的電話服務,剛開始我以為,客戶服務中心無非就是接接電話,很輕鬆,近一年的工作使我漸漸悟出了“95598”的真正內涵,“95598”對公眾來說是光明的符號,要把最真摯的微笑融入到每一個電話中來,它是電力企業與客戶的一座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