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競聘心得

擔任縣局副局長六年來,我無論從工作能力、領導藝術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回顧近三年,我著重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配合局長充分發揮班子的堡壘作用。在工作中我不管是主管還是分管工作都會認真負責,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協助局長帶領全體幹部職工較好的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協助局長全力抓好組織稅收收入基礎工作,為努力完成每年稅收任務,本人與其他副職一道,積極當好一把手的參謀和助手,做到工作到位不越位,認真布置落實各項稅收工作:一是努力夯實征管基礎,規範基礎資料管理,強化稅務登記管理工作,提高征管質量。二是深入貫徹宣傳新征管法及實施細則,大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三是加強對重點工程的監管力度。針對315線且末—若羌段的改道工程及且末—民豐國道擴建工程、鄉村道路建設工程組織人員對各標段資金撥付情況、稅收繳納情況、分包轉包及發票使用進行了檢查督促,加強了對後期完工稅款解繳的監督。取得很好的效果四是認真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切實加強減免稅管理。

三、通過加大稅務稽查,堵塞了各種稅收漏洞。我是分管稽查的副局長,三年來,我堅持把日常檢查與專項相結合,緊緊抓住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工作不放鬆,同時加強了對交通運輸業和集貿市場的檢查力度,從XX年至XX年11月,我局共查補各項收入401880.30元,通過稅務稽查,不僅為國家挽回巨大損失而且有效的打擊了各種偷逃稅活動,規範了我縣稅收秩序,促進了依法治稅和誠信納稅。

四、嚴格要求自己,身教重於言教。自己擔任副局長以來,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己的行動取信於大家。在生活上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執行制度從不與人攀比。

二、競爭縣市局局長自身所具有的優勢

通過六年的的副局長的任職經歷我認為自己已具備了擔任縣市局局長的能力和魄力並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一、我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分稅制改革後我考調到地稅局工作,在地稅工作以來先後從事過辦公室、稅務所、業務科、稽查局、紀檢等部門的工作,了解稅收一線各項征、管、查業務,長期在基層鍛鍊使我具備了一定的吃苦耐勞的精神,並掌握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相應的專業技術知識。

二、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這是一名領導者的基本能力要素,領導者的重要工作是要保證系統內各要素處於良好的配合狀態,以獲得高一層次的整體合力。這就要求領導者具有組織協調能力。它在本質上是將一種分散的積極性綜合在一起的能力,我從學生時代就擔任過班長、學生會主席、團支部書記等職務,工作後從事過財務科長、稽查局長、紀檢員,既鍛鍊了我的組織協調能力,同時也培養了我獨擋一面的能力。

三、我的性格和為人,使自己對今後的工作有了足夠的信心。我的工作作風是:用逆項思維想事,憑求實的態度辦事,靠勤奮努力成事。我是農民的後代,深知工作來之不宜,所以十分珍惜。父輩的教育,過去貧困的生活,磨練了我的意志,也培養了我從不言愁、從不服輸的個性。我對“做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為官先做人”的座右銘深信不疑。我嚮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至高境界,我樂觀豁達,作風正派,愛琢磨事,愛觀察問題、思考問題,是一個有事業心、有責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