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警一年心得體會

人生有很多財富,其中最珍貴的是人一生的經歷。從部隊轉業後參加公安工作,當了一名人民警察。雖然工作還是那么緊張,但畢竟還是在做有益於人民,有益於社會的事,內心的感受仍然是從容,堅定,執著。

從警一年多來,一直都在學習。跟領導學,跟同事學,向書本學,向網路學,在乾中學,在學中學,工作時學,開會時學,生活中學,娛樂中學。這一路學來,對公安工作,尤其是處警和辦案方面積攢了一些體會,雖然不是什麼經驗,但終歸是自己工作的一點積累,我怕把它搞丟了,就記下來,靜坐閒思時拿來解悶。

一、辦案不能只就事論事

農村派出所日常處警中,大部分是涉及村民之間的糾紛。這些警情如果處理不好,小矛盾會鬧成大矛盾,小誤會會結成死疙瘩。跟著老警察處警時,有的警察三兩句話就能息事寧人,而有的警察累得夠嗆,事情卻越鬧越大。我認真的思考了原因發現:前者是迂迴戰術,繞開事情本身談事情,引導當事人從另外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思路變了,原來認為是主要的問題和困難變成了次要的,原來的一些單純偏激的想法也就悄然離去,這樣處理起來,複雜的問題簡單了,想不通的事情想通了,事情也就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柳暗花明又一村。後者則是就事論事,非要在原來就不很清楚的事情當中區分是非黑白,分辨你對我錯。結果是當事雙方騎虎難下,互不相讓,事情越鬧越大。前些日子我和同事處理一起警情:某家一爺爺因孫子不聽話酒後要收拾孫子,奶奶勸說無效,怕出後果便報警。接警後我們迅速到達現場,只見家中酒瓶碎了一地,房脊上懸掛一根繩子,爺爺要等孫子回家後把孫子吊死,而後自己也以命償命。看到這種情況,強行制止爺爺的偏激行為勢必會使爺爺產生反感,我掃視房間四壁,發現有兩面牆壁上都貼著不同樣式的“福”字圖,我指著牆壁上的一副十字繡《萬福圖》叫停了爺爺的話問“這是誰送給您老人家的呀?”爺爺當時就換了一副表情說:這是我的一個外孫女從外地給我郵來的,是她一針一針自己繡的。我接著問,這圖是什麼意思呀?爺爺說,這是用各種不同的字型繡的畫,這么些字都是“福”字,就是圖個吉利。我接過話說,你這外孫女比孫子爭氣多了,是吧?這時爺爺就開始講外孫女如何如何孝順,如何如何聽話。在講話的過程中,氣已經消了不少。我看爺爺心情好轉,就勸爺爺說:十個手指伸出來不一般長,孩子們也不可能都一樣聽話,孝順,懂事。所以不能要求孩子太嚴格。爺爺自己也反思說因兒子兒媳不在家,他對孫子打得多,教育的少,讓孫子有了恐懼感,有點破罐子破摔的勢頭。這時,孫子從外面回來了,一起處警的同事小張讓孫子給爺爺跪下承諾以後再也不犯錯誤了,爺爺也基本穩定了情緒。

從警一年心得體會(2):

截止XX年1月19日,我來分局工作已經整整一年了。這一年,在局領導的培養幫助下,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我逐步完成了從軍隊到地方、從軍人到地方公務人員的環境與身份的雙重轉變;這一年,我站在人生又一個新的起點上,從部隊走到了地方,走上新的工作崗位,經受了緊張與煩躁、期望與失落、激情與平和等多種心理上的考驗,心情非常複雜;這一年,我能夠迅速轉變角色,積極融入集體,努力適應工作環境,找準定位,調整心態,虛心學習本級業務,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樹立信心,改造自我,認真乾好本職;這一年,有喜有憂,有苦也有甜,曾得過表揚,也受過領導的批評,但我都把他當成一種鞭策,一種鼓舞,一種動力,激勵著我更加奮發有為的開展工作;這一年,雖說忙忙碌碌,但我卻沒有給分局做出什麼貢獻,反而給領導添了不少麻煩,對此,我一直感到很慚愧、很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