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鐘課程設計心得

4.麵包板使用久後,有時插孔間連線銅線會發生脫落現象,此時要將此排插孔做記號。並不再使用。

五、各功能塊電路圖

數字鐘從原理上講是一種典型的數字電路,可以由許多中小規模積體電路組成,所以可以分成許多獨立的電路。

(一)六進制電路

由74hc390、7400、數碼管與4511組成,電路如圖一。

(二)十進制電路

由74hc390、7400、數碼管與4511組成,電路如圖二。

(三)六十進制電路

由兩個數碼管、兩4511、一個74hc390與一個7400晶片組成,電路如圖三。

(四)雙六十進制電路

由2個六十進制連線而成,把分個位的輸入信號與秒十位的qc相連,使其產生進位,電路圖如圖四。

(五)時間計數電路

由1個十二進制電路、2個六十進制電路組成,因上面已有一個雙六十電路,只要把它與十二進制電路相連即可,詳細電路見圖五。

(六)校正電路

由74ch51d、74hc00d與電阻組成,校正電路有分校正和時校正兩部分,電路如圖六。

(七)晶體振盪電路

由晶體與2個30pf電容、1個4060、一個10兆的電阻組成,晶片3腳輸出2hz的方波信號,電路如圖七。

(八)整點報時電路

由74hc30d和蜂鳴器組成,當時間在59:50到59:59時,蜂鳴報時,電路如圖八。

六、總接線元件布局簡圖

整個數字鐘由時間計數電路、晶體振盪電路、校正電路、整點報時電路組成。

其中以校正電路代替時間計數電路中的時、分、秒之間的進位,當校時電路處於正常輸入信號時,時間計數電路正常計時,但當分校正時,其不會產生向時進位,而分與時的校位是分開的,而校正電路也是一個獨立的電路。

電路的信號輸入由晶振電路產生,並輸入各電路。

簡圖如圖九。

七、晶片連線總圖

因仿真與實際元件上的差異,所以在原有的簡圖的基礎上,又按實際布局畫了這張按實際晶片布局的接線圖,如圖十。

八、總結

1.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①麵包板測試

測試麵包板各觸點是否接通。

②七段顯示器與七段解碼器的測量

把顯示器與cd4511相連,第一次接時,數碼管完全沒有顯示數字,檢查後發現是數碼管未接地而造成的,接地後發現還是無法正確顯示數字,用萬用表檢測後,發現是因晶片引腳有些接觸不良而造成的,所以確認晶片是否接觸良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③時間計數電路的連線與測試

六進制、十進制都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只是晶片引腳的老問題,只要重新插過晶片就可以解決了。但在六十進制時,按圖接線後發現,顯示器上的數字總是100進制的,而不是六十進制,檢測後發現無論是線路的連通還是晶片的接觸都沒有問題。最後,在重對連線時發現是線路接錯引腳造成的,改過之後,顯示就正常了。

④校正電路

因上面程因引腳接錯而造成錯誤,所以校正電路是完全按照仿真圖所連的,在測試時,開始進行時校時時,沒有出現問題,但當進行到分校時時,發現計數電路的秒電路開始亂跳出錯。因此,電路一定是有地方出錯了,在反覆對照後,發現是因為在接入校正電路時忘了把秒十位和分個位之間的連線拿掉而造成的,因此,在接線時一定要注意把不要的多餘的線拿掉。

2.設計體會

通過這次對數字鐘的設計與製作,讓我了解了設計電路的程式,也讓我了解了關於數字鐘的原理與設計理念,要設計一個電路總要先用仿真仿真成功之後才實際接線的。但是最後的成品卻不一定與仿真時完全一樣,因為,再實際接線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條件制約著。而且,在仿真中無法成功的電路接法,在實際中因為晶片本身的特性而能夠成功。所以,在設計時應考慮兩者的差異,從中找出最適合的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