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走訪心得體會

社會在不斷發展,我們公安工作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不再是高高在上等著民眾來報案,而是需要我們放下架子走出辦公室到民眾中去,宣傳政策,聽取意見,收集信息。如何才能發揮走訪的作用,真正“聽到看到”我們想知道的,通過幾年的實地走訪我體會到入戶走訪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帶著細心去走訪,充分做好走訪前的準備。乾一件事情要有目的性和計畫性,不但要考慮到打算走訪哪個村莊,哪部分人,要走訪的村莊大體情況,老百姓對公安工作的認知情況,還要考慮到你走訪的時節、時間等因素。每個村莊的村民對公安工作的認知程度都有差異,而民眾之間因年齡、文化水平、與公安民警打交道的多少等因素又存在不同,所以要事先了解要走訪村莊人員的基本情況。走訪時還要注意是否是農忙時節,去的時間民眾在不在家,方便不方便等問題。我剛開始走訪時,沒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在走訪過程中不是時間不對找不到人,就是民眾不配合,致使工作上沒有大的進展。

二、帶著誠心去走訪,視民眾為親人。與人民民眾打交道需要誠心誠意才能換得他們的信任,我們在走訪過程中,不要把走訪作為一項硬性的指標,帶著不情願的情緒去走訪,這樣民眾就會覺得我們擺架子,沒有親切感,就會對我們的走訪有牴觸,輕者不會把真實的想法和一些重要信息向我們透露,重者就會直接拒絕我們的走訪。所以在走訪時要帶著誠意和微笑,把走訪民眾當作“走親戚”,把走訪的民眾當親人。與民眾交談時忌盤問式,忌誇誇其談、目空一切式談話,要採用拉家常的方式,多請教多誇獎,讓民眾把我們當作自己人,才能讓民眾“掏心窩子”,才能實話實說,有事敢說。

三、帶著真心去走訪,視民眾的困難為自己的困難。人民公安為人民,我們走訪的目的就是深入民眾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所以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們要有一雙觀察民眾疾苦的眼睛,有一顆為民眾解決問題的熱心。今年四月,我在走訪劉家坡村因病臥床不起的老人周某時,得知她辦理低保急需身份證但無法到派出所辦理的情況後,我立即回所帶上照相設備到其家中為其採集照片,老人不能坐立,而老人兒女嫌她太髒,氣味難聞不願幫忙,民警只好自己動手把老人抱起依靠被子上,為其採集了相片,老人激動地哭了,她的兒女也慚愧的低下了頭。從此,我們在這個小村走訪時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歸結原因是民眾對公安民警的認知發生了質的變化。

四、帶著愛心去走訪,學會為人民服務。不要將走訪刻板化、教條化、單純化,要做好結合文章。走訪之前,認真考慮一下你要走訪的民眾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如對於偏遠的村莊,民眾來所辦理戶籍業務十分不便,我們可以在走訪的同時,代辦戶口手續、送二代證、宣傳各項法律政策和受理戶籍業務諮詢等。讓民眾真正在民警走訪中得到實惠,他們才願意見民警,樂於接受民警的走訪調查。只要我們有愛民之心,就能在民眾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民眾就會配合我們的工作,我們才能將走訪的目的落到實處。

入戶走訪心得體會(2):

XX年1月18日-22日,我參加了市委組織部組織的為期四天半的深入開乾齊鄉“駐村入戶大走訪”活動,感受頗深,對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將產生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