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禮儀心得體會

教師禮儀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如何表現教師應有的氣質與風度。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儀表是教師整體風範之一,他們的音容笑貌、舉止文明、作風正派、知識淵博、風度儒雅,衣著髮式無形中都成為學生和社會學習的楷模。在個人形象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禮儀和素養?教師形象在教育中又具有怎樣的意義?如何以高素質的內在素養(修養、素質)和外在素養(儀表、儀容)影響、教育學生?《教師禮儀》節目為您指點迷津。

第1講.教師禮儀概述

教師禮儀的基本問題和基本內容:

禮儀:“禮”即尊重,禮由心生,“儀”即表現也。

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一種規範的表現形式。

作為教師有其規範化的做法,教師禮儀就是: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的行為規範。

第一,擺正位置。交往要以對方為主,處理好與對方的關係。

第二,端正態度。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第三,教書育人。教師的職責主要有二:教書、育人。

教師禮儀的四大關注點:師資、師表、師德、師心。

要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儀表美。

提倡教師禮儀是時代的要求、職業的期待。教師要以學生為本,要嚴以律己,要有自知之明。

第2講.教師的素養

這個問題既是一個法律規定的問題,也是一個教師禮儀需要面對的問題。

所謂素養,就是你從事某項工作所要具有的基本資格、基本要求和基本條件。

作為教師一個重要的素養,要有表達能力、教學能力。教師要有任職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對教師任職資格有規定(第三章規定),基本資格:愛國、愛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擁護我國憲法和法律,具有教學能力,符合《教育法》、《教師法》規定的相應的學歷要求。

教師要有的基本素養:

1、政治素養。愛國,愛社會主義。

2、法律素養。有法制觀念,依法治教。

3、道德素養。禮儀是道德的外在表現,要遵守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包括遵守作息制度、完成教學任務、恪盡職守、鑽研業務等),遵守家庭道德。

4、專業與文化科學素養。要有深厚的功底,有基本的文學、科學等專業知識,不能以訛傳訛,對專業有愛好、有能力等。

5、為人處事的素養。(包括待人接物,處理好人際關係。)

在日常工作中,一個教師是不是稱職、禮儀表現如何,跟他的素養有關。教育的質量關鍵在教師。一個教師要有感召力、凝聚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有專業的素養。教師既要做“良師”又要做“益友”。

第3講.教師的形象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進行交流傳播信息的最基本的工具。教師是用簡潔的語言向學生傳播自己的思想。

言為心聲。人們在日常交往中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講授知識、表達情感,必不可少地要使用語言,可以說語言是人際交往的最基本的工具。那么,教師語言規範化要求更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你不僅要繪聲繪色、淺顯易懂,而且在傳遞知識和信息的時候要有規範的要求,不能胡言亂語、信口開河。注意:①用語(口頭用語有要求);②態度(熱情主動、敷衍了事、應付、不耐煩甚至反感、厭惡,他總有語態);③內容和形式(說什麼、如何說都很重要。)

教師用語的基本要求:

1、語言要規範而形象。規範:一般應該是規範的漢語國語以及法定的、允許的、標準的少數民族文字語言。不僅要規範而且要形象。教書育人,傳遞信息,不僅要循循善誘而且要給對方容易接受的具體的感覺。

2、態度要和藹而耐心。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不同(幼兒的特點是天真純潔;國小生一般聽老師的話,學習主動性有但不強;中學生有自己獨立自主的思考,喜歡接受新知,甚至有青春逆反心理;大學生渴望和你交流、渴望和你平等;研究生、博士生更需要睿智的哲理的思考;而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一般都是成年人,有社會經驗,他更要注意的是實用性的、可操作性的、有利於他的生活、工作和發展的那樣的知識。)因此教學時態度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