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守則有感

自工作以來,猶感日近繁忙,很多大學時的企管理論愈覺生疏,特別是三年的時間,應該算是一個成長疲勞期,更需將實踐和理論好好結合研修一番,於是在網上精心搜羅了幾本書目,打算凝神靜氣的補充和汲取管理的營養。

幾天前在研讀《細節決定成敗ⅱ》這本書時,作者提到一本企業內部的員工手冊——《德勝員工守則》,對其讚譽不絕,於是懷著對作者的信任,終於不日將《德勝員工守則》這本書購得,自得此書之後便感心懷暢達,不覺感慨於該公司的企業管理之道煞是摸透了中國人的秉性,可謂中西合璧之有效理法,能將西方的人文精神與中國傳統的規矩之道緊密結合且貼合力如此之強,真是強悍!

說起這本書,就不能不提到書中的這個企業——德勝(蘇州)洋樓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依靠農民工做成全國第一的行業領軍企業,我不得不佩服其總經理——聶聖哲先生,他是一個在美國接受西方教育很深的學者,他深諳中國企業管理之道,他敢於直面中國傳統文化的痼疾,他善於捕捉人心中最難以啟齒的東西,他知曉面對一群素質不高的農民如何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我覺得如果說張瑞敏的海爾之道是一本華美、張揚的油畫的話,聶聖哲的德勝之道則更勝是一部質樸、清新的山水詩畫。德勝的理念不是可以在哈佛講堂堂而皇之宣講的示範課,而是一涓溪流,流淌在每個人的心裡。

在很多人看來,德勝也許僅是一家管好農民工的企業,其管理也恐被人說成,不過是如何管好素質低的人群的爾爾之道,但其實不然,中國目前處於工業化的過程中,工業化的難點就在於人的觀念、生活方式和工業化之間的矛盾。中國絕大多數產業工人,包括很多白領,骨子裡都是農民或者說觀念和習慣上是農民,很多國內的企業在管理當中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就是因為解決不了這些小農意識的問題,諸如自我約束較差、管理素質低下等等。所以,這本書不僅僅是使一個擁有眾多農民工的企業提高管理素質的小智囊,更是能解決中國本土企業如何在全球競爭中取得領先優勢的大秘笈。

該企業的成功之處,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它觸動了企業管理素質的三個層面:員工層面、領導層面和系統層面。員工層面不僅表現在遵守制度、接受管理上,還表現在團隊合作、進取心、敬業精神等方面,其中,最基礎的就是遵守制度、接受管理,現實中很多企業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解決這個方面,記得好像研祥集團的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就說過他就曾經用一個月的時間親自解決上班和開會遲到的問題,而我們知道研祥的員工都是高素質的研發人員,他們當然不可與一群農民工相提並論,但是讓人大跌眼鏡的卻是——這同樣也曾是困擾一個高科技企業的問題。

作為自然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而如何能讓人在一個環境中適合一種文化,心甘情願的受縛於一種體制之下,這就是規章制度要做的事。在我們的大多數國企乃至行政事業單位中,不誇張的講,大部分的制度都是形如虛設,好像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即便其中規定了一些獎勵懲罰,也都因各種原因沒有了下文,制度不管人是很平常的現象。但是在德勝不是這樣,他們的員工手冊不像很多企業流於形式的寫些枯燥的語言,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力求每個人層次的人都便於理解和操作,所以他們的員工手冊多被當成是禮物相送,被人當成是小說來讀。每個制度只有真正存在的意義才要寫上去,不寫空話,凡是能量化的都要量化,而且還要細化到每個人都能清晰的讀懂。比如,看看它裡面的第20條:員工不得接受客戶的禮品和宴請。具體規定為:不得接受20支香菸以上、100克酒以上的禮品,20元以上的工作餐。另外,在24條中規定:員工必須講究衛生。勤洗澡(爭取每天一次)、刷牙(每天至少一次)、理髮(每月至少一次)。這些文字在很多企業是決然不會出現的,但在德勝就會告訴你,保持整潔是什麼概念,要整潔到什麼程度,告知你很多看似模糊不清的概念的具體標準到底是如何界定的。難道這些僅僅是只針對於農民工的嗎?不是,事實上它面向的是每一個需要進步的員工(包括企業當中很多的研究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