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體會

顧名思義:德者,思想、品德、行為、習慣之謂也;德育,即育德,意為陶冶情操,培養高尚的品德。

綜觀歷史,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代諸子散文中均可讀到有關的文字;在羅素、愛因斯坦等文章中,也能找到諸如“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寬容、最善良、最誠信的民族”等字樣。

觀照現實,我們不難發現,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而我們的道德素養總體卻在退化,這應該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一方面,屬於人自身的因素。因為,從本質上而言,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當他的私心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什麼廉恥之心、羞惡之心早已跑到九霄雲外、忘得一乾二淨;另一方面,來自於客觀環境的影響,“一夫眾咻”“橘生淮北”是也。

對這種是非不辨、善惡不分、誠信缺失的現象,我們絕不能聽之任之、熟視無睹,而要從事關個體(每個人)發展、國家民族的繁榮的高度認真審視其潛在的危害,同時想方設法從源頭控制,力爭“標本兼治”:

要從小抓起,即從進入校門(幼稚園)的時候就真抓實幹。因為,在幼兒和青少年時期,人的可塑性最大。如果從起始階段就扎紮實實抓學生的養成(思想、行為、生活等)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習慣意識,還用得著到大學去強調要節約糧食水電、不要亂扔紙屑果殼嗎?當學生進入校門的時候就知道並學會了考試作弊,即使監考老師跪下兩條腿,也是無濟於事的。事實上,我們現行的做法有點本末倒置!

要從小事抓起。在學校里,要告戒學生認真學習;同學之間互敬互愛、互相幫助等。如,可以通過如何為身邊的貧困學生、殘疾學生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開展有關主題班、隊活動,達到相應目的。

要實在可感,不要虛無空洞。對學生空喊“愛國主義”“熱愛祖國”的口號是毫無意義的,應該要求學生從愛父母、愛家人、愛同學、愛老師開始,從而推而廣之。據說,日本有一個中學生訪華團,為了開展“愛日本”教育,來到~廣場,規定活動時間為一小時。然後,老師分配任務:有人統計規定時間內長安街共經過多少輛汽車,有人統計規定時間裡有多少輛車是日本製造……在活動結束時的總結中,日本教師說了一席令國人憤慨但又值得深思的話(大意):中國有什麼了不起,在它的心臟,有80%以上的車是我們日本製造的,只有我們日本,才是世界強國;大和民族是世界最偉大的民族。我無意於要求我們的學校和學生也紛紛開赴國外(其實,我們也不具備這個條件),我只想表達“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怎樣開展的”“我們該如何開展愛國注意教育”的意思。我們的節日不可謂不多:什麼“五四青年節”|“七一黨建節”“八一建軍節”“九一八”“一二一”等等,不一而足;但“一陣風”“走過場”也是不爭的事實,否則,就不會有“(雷鋒)三月來了,四月就走”之說。其實,何止是三月“文明禮貌月”活動如此!

要貼合學生實際,抓住重點;注意形式靈活,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到什麼山,砍什麼柴,什麼年齡層次的學生,就進行什麼程度的思想教育;不要面面俱到,一個不落,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重點開展幾項活動;蜻蜓點水,只能浮於表面,流於形式,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