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心得體會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1

由於今日上午參加創業活動,所以我沒有上總量經濟學的課。剛好周三下午沒有課,所以我剛好利用這段時間到圖書館上自習,學習總量經濟學。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總量經濟學是研究國家經濟總體運行的科學,把經濟劃分為家庭,企業和政府三大部門並且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現代經濟是市場經濟,總量經濟學在巨觀層面上研究市場活動時,只把各種市場歸結為三大類: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市場。

除此之外,我還認識到了總量經濟學與個體經濟學的主要相同之處就在於兩者都是通過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決定價格和產量,它們有著相同供求曲線形狀,它們的交點決定著價格和產量。

個體經濟學政策的主要目標是解決資源最佳化配置問題,糾正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失靈”。總量經濟學政策目標雖然也得通過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來實現,但這個目標主要不是解決資源配置問題,而是解決資源利用問題。

其中,我了解到兩個經濟學的重要名詞,一個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它是指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還有一個是國民生產總值GNP,它是指某國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

另外,我還學到了兩種核算GDP的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雖然花了將近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只看完了序言部分,腦海里對總量經濟學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偶爾我也會懷疑自己為什麼不和其他人一樣選擇有空的時候去逛街,而是待在圖書館裡學習呢?對此,我只是想說:“不負青春。”

今天下午,我還是收穫了許多知識。儘管這個周三過得不愉快,可是我一向是不太喜歡把不喜歡的人放在心上太久,再多不痛快的事情過了一會兒就隨風而逝。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2

學習總量經濟學,從整體的角度出發,為培養經濟思維和分析金融時事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知道,總量經濟學探討的是國民經濟總體的運行規律,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我主要從如何區別它與個體經濟學的關係,總量經濟學相關的理論和這些理論又如何在現實生活中被套用三個方面入手,分析表達我的一些學習心得。

(一)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繫。

總量經濟學和上學期學習的個體經濟學不太一樣,個體經濟學研究的是單個經濟單位的行為,而總量經濟學研究的是整個經濟。用一個比喻來說,個體經濟學研究的是單個樹木,總量經濟學研究的是整個森林。就主要區別來說,將其分為以下四點:

但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又不是毫無聯繫的,第一,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是互相補充的。經濟學的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而資源得最最佳化配置,這其中離不開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的協調發展。第二,兩者都採用了實證分析法,屬於實證經濟學。第三,個體經濟學應該是總量經濟學的基礎。但總體經濟行為不是個體經濟行為的簡單加總。第四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都以市場經濟制度為背景,都是市場經濟的經濟學,分析市場經濟之下經濟的運行規律與調控。

(二)總量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在總量經濟學的發展中,產生了許多理論派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凱恩斯主義,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凱恩斯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也出現了其他的一些理論和主義。面對如此眾多的理論,我們應該分別進行了解並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對經濟形勢進行評估並採取相應的策略。

在總量經濟學中,我們會接觸一些以前司空見慣,卻沒有細心思考的問題,例如失業和物價上漲。學了總量經濟學後,我知道了失業不僅包含我們日常所理解的那一層意思,它還有一層意思叫自願失業,即有勞動能力的人不願工作,不願提供勞動力。而物價不僅僅只會上升,有時還會出現物價下跌,即通貨緊縮。

在這門課中,我更深入的了解了匯率這一價格標尺。以前我只關心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希望人民幣能兌換更多的美元,那樣我們的錢就更值錢。但如今我已不再有這種幼稚的想法,因為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走高時,會影響中國的出口產業,而走低又會導致進口增加,危及國內同行,因此我們應該以一種理性和科學的態度面對匯率問題,採取最優的匯率制度。

我同時還接觸到了一些以前根本不知道的金融名詞,例如期貨與期權,還有一些分析經濟形勢的圖表,如is—lm曲線。is曲線是表示在投資與儲蓄相等的.產品市場均衡條件下,利率與收入組合點的軌跡。is曲線上任何一點都代表一定的利率與收入的組合,在任何一個組合點上,投資與儲蓄都相等,即產品市場是均衡的,故把這條曲線稱作is曲線。lm曲線反映的是貨幣市場均衡時利率與收入之間的關係,因此,lm曲線是由貨幣市場均衡關係推導得到。而is-lm模型是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分析模型,其中is是取投資(investment)和儲蓄(saving)首字母而得,lm是取流動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和貨幣存量(money stock)的首字母而來的。

(三)總量經濟學的現實套用。

當今世界中,沒有哪個國家不在巨觀經濟問題上費盡心思;沒有哪個國家敢說它的巨觀經濟能沒有問題,一直能一路高歌平穩快速地增長。我國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來,經濟發展迅速,成績顯著,其中也免不了波折。

首先,經濟的增長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以我國的經濟成長現狀為例。現階段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可是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感覺到財富的相應迅速增加,甚至感覺在縮水。到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從樂觀和悲觀兩方面來分析,並從兩種觀點中分析中國

的經濟成長的現狀。中國近幾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很快,增長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們一直對現在反應經濟成長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應經濟的實際增長存在懷疑,所以在學習中我們引入了實際gdp和名義gdp的區別概念。

除了對經濟成長的關注,我們還對經濟周期、失業和通貨膨脹等問題都進行了學習,分別以中國的數據作為實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面對這些巨觀經濟中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採用一定多的經濟政策,以此促進經濟的良好運行。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具體實施是在1998年以前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在1998年至現在國家一直採用穩健的經濟政策。

經濟政策的實施效果可以用研究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is-lm曲線來分析,並且對is-lm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學習。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每一個國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閉的,所以is-lm模型進一步擴展為is-lm-bp模型。這樣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國的經濟。從is-lm模型中還可以推出ad-as曲線,這時價格不再作為一個常量而是作為一個變數來考慮,並且把總供給和總需求結合了起來。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國90年代後的新經濟,從而研究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啟示的因素。學習的良好境界就是學以致用。學習總量經濟學,我習慣了用所學的知識推導生活中常見的經濟現象,雖然這只是小小的進步,但我已經領略了經濟學知識的巨大魅力,望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不斷進步。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3

“最有效的配置稀缺資源來達到既定的管理目標”是《管理經濟學》課程中李平教授反覆強調的觀點,為期四天的學習,也緊緊圍繞著這一宗旨,闡明方法,結合案例,提綱挈領、有理有據的論證了管理經濟學這一系統而又有邏輯的分析方法在企業各項管理決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企業的管理,本質上來說,是對企業擁有的內外部資源的管理。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有效配置資源,合理做出決策,以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是每個企業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對的核心問題。“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么生產?”,這些聽起來枯燥空洞的問題,在李平教授深入淺出的系統講解下,在全班同學熱烈積極的案例討論中,也變得鮮活起來。

“中關村E世界綜合服務費糾紛”案例,通過對各方核心利益的梳理和分析,探討了均衡分析方法在市場經營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往往受到有限的資源、利益相關方等多種因素的約束,如何在相互制約的條件下,確定各類因素的比例關係,使企業得到最有利的發展,均衡理論為我們在制定價格、明確規模及確定要素組合上提供了科學的分析方法。

“漫無邊界——《喜羊羊與灰太狼》”案例,通過對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向我們展示了企業無邊界運作的巨大魅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推進,企業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無邊界發展之路,在經營層面上:超越產品邊界、超越時間邊界、超越空間邊界、超越運作邊界;在管理層面上:超越垂直邊界、超越水平邊界;在操作層面上:虛擬研發、虛擬製造、虛擬銷售、虛擬物流。通過對核心能力的複製,以連鎖或聯盟的形式在全球價值網路中延伸,以其靈活性、合作性、協同性、有機性,面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做出快速回響,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通過無邊界發展,打造一個小核心大外圍、小腦袋大軀體的企業,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企業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利益的梳理和分析,探討了均衡分析方法在市場經營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往往受到有限的資源、利益相關方等多種因素的約束,如何在相互制約的條件下,確定各類因素的比例關係,使企業得到最有利的發展,均衡理論為我們在制定價格、明確規模及確定要素組合上提供了科學的分析方法。

“漫無邊界——《喜羊羊與灰太狼》”案例,通過對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向我們展示了企業無邊界運作的巨大魅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推進,企業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無邊界發展之路,在經營層面上:超越產品邊界、超越時間邊界、超越空間邊界、超越運作邊界;在管理層面上:超越垂直邊界、超越水平邊界;在操作層面上:虛擬研發、虛擬製造、虛擬銷售、虛擬物流。通過對核心能力的複製,以連鎖或聯盟的形式在全球價值網路中延伸,以其靈活性、合作性、協同性、有機性,面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做出快速回響,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通過無邊界發展,打造一個小核心大外圍、小腦袋大軀體的企業,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企業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蘋果——基於創新的品牌”案例,通過蘋果公司創新及品牌策略的發展過程,充分論證了需求理論及影響需求的各類因素。通過不斷創新形成差異化從而引導消費者偏好進而樹立其品牌形象,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尤為重要。新經濟時代,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企業戰略的核心,是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關鍵。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行銷創新等,需要企業的管理者樹立全方位創新理念,建立創新激勵機制,投入創新研發成本,提供積極創新氛圍,最終形成企業的生命力。

“浙江江龍控股集團”案例,通過對江龍集團從鼎盛到沒落的發展歷程,論述了生產與成本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天的《管理經濟學》課程,我們收穫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思考方式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感謝武漢大學EMBA的課堂,讓我們學以致用,受益良多。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4

經過一年多的大學學習生活,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日常生活中的自立更生,人際關係的和諧處理。而對於學習來說,最大的障礙不是這門學科本身,而是自己。如果總是告訴自己難、難、難,你就越會覺得難,但如果告訴自己很簡單,並對這個學科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就會覺得很簡單,反而覺得學習成了一個享受的過程。這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中我也深有體會。

剛開始學習時老師就說過,所有的經濟學問題都來自於一個基本的生活事實,學習經濟學可以讓你解答許多生活中的問題,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們身邊的世界,例如GDP、價格歧視、成本分析等等。隨著對經濟學學習的不斷深入,在聽新聞和讀報紙時,你將對當前的時事有更深的理解。 面臨經濟決策時,你發現自己越來越多地套用到正在學習的經濟學。

對於我們這些剛剛接觸經濟學的大一學生來說,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最重要的。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每個人漸漸形成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首先,我認為堅持上課是最基本的。每個星期一次經濟學課,一次是三個課時,也就是135分鐘,所以一節課的強度很大,如果落下一次,而你想自己在課堂下補回來的話,13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堅持上課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

其次,學習貴在理解。上課仔細聽講是一個關鍵,不要試圖寫下老師說的每一句話,聽講比記筆記更重要,理解在心裡比在筆記本上茫然地記下一堆更實際。

而且,必須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每天抽出時間來學習。經濟學的名詞定義比較多,理解並熟記是最基本的要求,這樣在經濟學的學習中就比較方便,不必在遇到某個不知道的名詞的時候把時間浪費在翻筆記上。能預習明天的內容還可以鞏固學過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學習就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而我們往往學了就過去了,導致基礎不紮實,經濟學的框架還沒建好就想建房,最後松松垮垮什麼也沒掌握。要想薄發首先就得厚積。

就學習的內容而言,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和巨觀兩部分。個體經濟學最基本的內容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廠商均衡理論、分配理論、市場失靈理論以及相關的經濟政策。經過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我對西方經濟學的認識與一開始想的完全不一樣,剛開始以為是一個偏文的學科,然而不全是。首先要想學好經濟學,就要有很好的數理修養;其次不僅要求理解,很多概念都必須熟記;還有就是結合實際生活加強理解;端正學習態度這就更不用說了。可見這個學科綜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也要特殊對待。

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中,我學習體會最深的就是結合圖表學習。舉個例子“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用文字表達:第一,總產量曲線、平均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都是先向右上方傾斜,而後向右下方傾斜,即先上升而後分別下降。 第二,總產量曲線和邊際產量曲線的關係:當邊際產量大於零時,總產量是遞增的;當邊際產量為零時,總產量達到最大;當邊際產量為負時,總產量開始遞減。第三,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的關係:邊際產量曲線和平均產量曲線相交於平均產量曲線的最高點。相交前,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MP > AP),平均產量曲線是上升的;相交後,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MP < ap)平均產量曲線是下降的;相交時,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mp= ap)。用圖表表示:

對比文字和圖表,顯而易見,圖表表示更清晰易懂。在學習和實踐中,我們就可以運用圖表方便的解決許多問題,但前提是必須對這個圖表有足夠的理解,所以我覺得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中結合圖表的學習非常重要,深刻的理解這個點、這個區域各代表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在看到圖的時候就能馬上想到,這對以後的運用有極大的幫助。所以在學習中我們要常畫圖,用無差異曲線刻畫消費者願不願意、用等產量曲線刻畫生產者願不願意、用等成本曲線刻畫生產者是否有能力生產等等,都可以清楚的在圖上得到體現。

在上課講到“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學“時也提到一點,就是專業學習基礎,現在我們關於經濟學的書只有一本課本,顯得很單薄,而要想在經濟學這條道路上走的長遠一點的話,光是一本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在老師推介的幾本書之餘,我們還可以找一些有關經濟的雜誌來看,在專業領域學習並閱讀大量的經典文獻,多關注新聞,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做到學以致用,才能真正理解到經濟學的真諦,讓自己從被動地學習變成一個受益者。

無論學習什麼學科也好,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體系,有一個脈絡遵循也是很關鍵的。我們上的第一節經濟學課,老師就“經濟學的發展”做了大體上的介紹,從古希臘羅馬時期到現在的新古典綜合派、新凱恩斯主義,我覺得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就可以以經濟學的發展為線索,經過長期的學習慢慢地積累。把單一的知識點都掌握了,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繫,然後通過系統學習建立自己的學習體系,學習也就成了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5

《管理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把經濟學(主要是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和分析方法用於企業管理決策實踐的學科。這門課程由首都師範大學白艷萍博士主講。白艷萍博士從市場供求及其運行機制、市場結構和企業行為的分析入手,通過需求分析、生產決策分析、成本利潤分析、定價實踐等章節的講授,教學員在企業管理實際中如何具體決策。

最後的兩天課由廣西區委黨校特聘教授、廣西物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懷忠老師主講《企業家的素質與能力——新形勢下企業家面臨的挑戰與思考》專題講座。彭懷忠教授曾在多家大型企業長期從事企業經營與財務管理工作,理論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彭教授從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企業家精神的界定、企業家的職能與角色、企業家與企業文化、企業家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以及如何培養一流的企業家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指出新形勢下企業家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經營者和成功的企業家。

今年,總量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班學員絕大部分來自廣西農墾企業,對最後一次面授的課程安排很感興趣,並給予了高度評價。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6

“最有效的配置稀缺資源來達到既定的管理目標”是《管理經濟學》課程中李平教授反覆強調的觀點,為期四天的學習,也緊緊圍繞著這一宗旨,闡明方法,結合案例,提綱挈領、有理有據的論證了管理經濟學這一系統而又有邏輯的分析方法在企業各項管理決策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企業的管理,本質上來說,是對企業擁有的內外部資源的管理。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有效配置資源,合理做出決策,以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是每個企業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和面對的核心問題。“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么生產?”,這些聽起來枯燥空洞的問題,在李平教授深入淺出的系統講解下,在全班同學熱烈積極的案例討論中,也變得鮮活起來。

“中關村E世界綜合服務費糾紛”案例,通過對各方核心利益的梳理和分析,探討了均衡分析方法在市場經營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往往受到有限的資源、利益相關方等多種因素的約束,如何在相互制約的條件下,確定各類因素的比例關係,使企業得到最有利的發展,均衡理論為我們在制定價格、明確規模及確定要素組合上提供了科學的分析方法。

“漫無邊界——《喜羊羊與灰太狼》”案例,通過對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向我們展示了企業無邊界運作的巨大魅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推進,企業的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無邊界發展之路,在經營層面上:超越產品邊界、超越時間邊界、超越空間邊界、超越運作邊界;在管理層面上:超越垂直邊界、超越水平邊界;在操作層面上:虛擬研發、虛擬製造、虛擬銷售、虛擬物流。通過對核心能力的複製,以連鎖或聯盟的形式在全球價值網路中延伸,以其靈活性、合作性、協同性、有機性,面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做出快速回響,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通過無邊界發展,打造一個小核心大外圍、小腦袋大軀體的企業,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企業管理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蘋果——基於創新的品牌”案例,通過蘋果公司創新及品牌策略的發展過程,充分論證了需求理論及影響需求的各類因素。通過不斷創新形成差異化從而引導消費者偏好進而樹立其品牌形象,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尤為重要。新經濟時代,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企業戰略的核心,是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關鍵。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行銷創新等,需要企業的管理者樹立全方位創新理念,建立創新激勵機制,投入創新研發成本,提供積極創新氛圍,最終形成企業的生命力。

“浙江江龍控股集團”案例,通過對江龍集團從鼎盛到沒落的發展歷程,論述了生產與成本分析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天的《管理經濟學》課程,我們收穫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思考方式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感謝武漢大學EMBA的課堂,讓我們學以致用,受益良多。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7

我們小組進行實際調查,走訪安康各大超市,批發市場,各大醫院及聯通、移動、電信等通訊公司了解價格歧視在這些領域的表現形式,小組成員之間團結互助,共同分析探討,在規定的時間內比較出色的完成了這次實習任務。我們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只用經過共同的探討才能迸出思想的火花,在實踐中才能學到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

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我作為一名大學生,由於從未深入地接觸社會,在與別人交談時,語言過於專業化,使得不少調查對象不明白自己說什麼。自己一向喜歡獨處,經過這次實習才發現團隊合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後我也會向這方面改進,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不斷總結,逐步完善,主動學習,積累經驗,提高綜合能力,以求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能發揮出更多的`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另外,感謝李老師為我們的這次集體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同時希望學校能給我們更多的實習機會。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8

才放那么短短的30多天假就要被導師要求看著這兩本書過年,一開始,我真不懂為什麼,單單只看書的名字,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安排看這本無聊的書,又有點不爽,但耐心去看,又覺得其實沒有那么難接受,內容也還是可以的,就硬著頭皮把書用最短的時間讀完了。看完之後才發現,把《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這本書比成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的第二部最著名的經濟學著作並沒有誇大,那是名副其實的。

大衛李嘉圖作為古典經濟學派的繼承人,其思想深深地受到亞當斯密的影響。《國富論》正是李嘉圖接觸學習經濟學的第一本作品,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研究的幾大主題和《國富論》的主題有相似之處的最主要原因。當然,這兩本如此著名的作品有再多的共同之處,還是各有優劣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在所涉及的範圍上也比不上《國富論》,《國富論》所討論的更加廣、內容更加多。即使思想上被影響,李嘉圖還是能夠對亞當斯密批判地學習而非盲目認同、全盤接受的,還是能夠就這些話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的。

這本書一開始並不是討論“分工”的問題,而是就“價值”展開敘述。而且李嘉圖並沒有按照常理只是談論價值問題,而且他還假定了商品的存在,假定了工資、資本、利潤、一般利潤等等的存在,並且就這幾方面也論述了一番。這些問題本應該在價值分析的基礎上才需要進一步說明的,但李嘉圖卻有著其自己獨特的一面。

接著就是“地租”問題了,其實我個人認為相比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裡面的對地租問題的討論,李嘉圖在這方面對這個問題的見解有點遜色、不夠深刻、不夠有針對性,李嘉圖是以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見解為前提展開論述的,而亞當斯密是圍繞自己獨到的看法,圍繞如何讓國富民強去寫的。因此,就這一主題,李嘉圖還是比不上“老手”,思想上稍稍劣了點。

接著所說的價格、利潤、工資什麼的其實說白了,就是對前面幾章價值、地租的概括、補充。其實這本書看下去真的覺得內容很少,但裡面的思想卻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鑑的。例如他的價值論就認為生產中所耗費的勞動決定了商品的價值,別出心裁,與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提到的二元觀點就有所不同,也正正因為他的思想有其獨特的一面,讓他的作品一面世就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其作品也一度熱銷,供不應求。

其後,李嘉圖還談及了許多賦稅原理,對稅種進行了分類、分析了各種稅種的來源還有徵收稅對各階級的收入與發展生產的影響。他還認為稅收是一個國家的土地和勞動的產品中由政府所支配的一個部分,最終是由這個國家的資本又或者是由這個國家的收入來支付的。稅收是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和個人的收入水平,從而影響到他們的消費水平和再生產的能力,但是從長遠來看,稅收卻又是一個國家收入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個部分,一個國家要實行一切有利於民生的措施又或者是要加強國家實力、加快國家的發展速度,金錢是很重要的,沒有了金錢,一切都只會是空談、只會是紙上談兵,因此,稅收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國家也有這個責任讓每一分每一角納稅人上繳的稅款都用得其所,而不是成為某些官員貪贓枉法的工具。李嘉圖個人主張遵循亞當斯密的“公平、確實、便利、經濟”四項稅收原則,並且還依據這個原則詳細地分析了各種賦稅的利與弊及其對各個階級收入的影響。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9

管理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如何使用有限資源,以達到成本效率管理的科學。初上課時,即有一種對世界重新認知的新鮮感。在接觸這門課之前,我看到的只是表象,例如裁員,工廠關閉,銀行利率提高,股市印花稅大幅度下調~~~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

開課後,老師講了很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經濟現象。跟著老師的指引,我漸漸撥開了雲霧,走到了那些問題的背後,雖然了解的還不是那么透徹,但已經是醍醐灌頂了,這真的讓我歡喜不已。我開始學會用理性的分析去看待身邊的問題:前幾年父親下崗了,最近因為廠里急需熟練技術人員重新回去上班,那時候政府關於最低工資的限定剛好出台,父親的工資在原來基礎上漲了三分之一,工作時間卻由原來的8小時調整為12小時。我一直不解,勞動法的規定為什麼企業不遵守?為何會出現如此急切的剝削?聽完課,我明白了這箇中緣由,提高工人最低工資標準,意味著企業的變動成本增加,但產品價格卻不能說提就提,兩者相減,利潤空間就會大幅度縮水。

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企業必定會裁員,將原來由三個人做的事安排給一個人做,這就是父親勞動時間增長的本質原因。而且我還知道:如果下崗的工人不進行妥善的安排,就會導致勞動力過剩,通過供需曲線可以看出,如果一直處於這種供大於求的狀態,工資水平自然就會回到原來的狀態,甚至更低。這也就是為什麼政府要一直鼓勵和推動下崗人員再就業工程的本質所在。

管中窺豹,已讓我欣喜不已,更何況這門課程的涵蓋範圍很廣,幾乎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涉及到了,從“穀賤傷農”到“寡頭壟斷”,讓我們站到了一個高度來俯瞰這個社會。鄧小平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百年不動搖!在這樣的巨觀環境下,經濟學學習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吾輩認識當今世界的必經之道,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必要之匙。從戰略意義上看,經濟學成為當代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很有必要的。

經濟學心得體會 篇10

個體經濟學,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個無外界干擾的、理想的情況下,單獨研究一個巨大的經濟體系中的一個微觀個體的經濟活動的學科。所以在性質上決定了個體經濟學的理論有著非常苛刻的成立條件,也有著非常大的局限性。然而,我們在任何經濟活動上都離不開個體經濟學,從衣食住行等小消費,到企業決策和經濟預測等重大事件,都需要我們有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才能在其上作更加複雜的經濟分析。因此,個體經濟學是經濟學科最基礎的學科,學會個體經濟學便能和經濟學的其他分支相互交錯,融會貫通。

個體經濟學主要研究三個問題:生產什麼以及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要是資源是無限的,以上的問題將不復存在。然而,資源是稀缺的,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是研究經濟學的最終目的。我們希望市場生產出來的東西完全沒有剩餘,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個體經濟學研究市場,可以有目的性地引領企業生產什麼,以及生產多少商品去滿足整個市場的需求而不產生剩餘,從而達到社會資源分配合理。

個體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誌著個體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個體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個體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個體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個體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個體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個體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在學習個體經濟學的過程當中,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研究。一方面,我們研究需求與價格的關係的同時,另一方面,我們又研究供給與價格;我們研究消費者行為的同時,也研究生產者的行為。對於研究對象和研究的方向不同,我們用的不同的工具去分析:我們用彈性去研究供給和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去分析不同的商品的不同性質;我們為了研究不同商品的組合所帶來的效用,我們引入了無差異曲線。

個體經濟學最顯著的一點是利用函式來研究經濟問題,將複雜的經濟問題轉換成圖形,直觀而又形象地解釋經濟現象。而且函式可將定性的經濟現象定量化,根據函式與函式之間的關係,可以定量求出在生產或者是消費帶來的最大效益的最優解。將數學和經濟學結合起來,對研究經濟學有非常大的幫助。在經濟預測與商業決策上,數學工具顯得尤為重要,它為預測和決策的合理性提供了數學依據和指導方向。

個體經濟學與實際生活聯繫得非常緊密,在企業的生產過程當中,個體經濟學為生產指明方向。通過運用個體經濟學,可以指明企業下一生產季度的生產方向和戰略;在個人消費的時候,運用個體經濟學可以合理安排個人消費,在有限的預算下得到最大效用,作出理性選擇。總之,個體經濟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好個體經濟學,有助於使社會向一個更加合理支配資源的方向前進,從而使得社會更加進步。

綜上所述,個體經濟學對社會貢獻巨大,與社會息息相關,在學習個體經濟學的同時,還要善於運用各種數學工具和方法,結合數學,利用曲線來研究分析經濟學原理。在實踐中,將個體經濟學的原理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將實際中與個體經濟學前提假設相違背的情況具體分析,用相同的思想去分析,把個體經濟學向大的方向拓展,將其研究的方法滲透到各個領域,這樣便能利用好個體經濟學的理論,在生活和工作上有方向不至於漫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