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活動體會

縱觀整個課堂,我們只能看到學生們饒有興致地自己拼讀識記單詞,角色表演對話,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絲毫沒有學習的壓力,而教師只是一個循循善誘的引導者,完全沒有我們所謂的“教師權威”。這樣寬鬆的課堂氛圍,學生們如魚得水,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遊。

三、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

這節課中,馬文艷老師無論是教學單詞還是語法學習都採用了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這種教學模式。 單詞學習中是先讓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音標知識來試讀單詞。有個別單詞學生一時讀得不夠準確時,教師再加以修正。這樣下來,學生大多數單詞都是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新知識,因此有著很強的成就感。再加上 是學生自己學習的成果,所以學習效果就比較好。在學習之後,馬老師又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中有關單詞的圖片,對學生的單詞掌握進行當堂訓練和考查。有了直觀教具的輔助,學生們更是情緒高漲,單詞記憶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得以完成。而在教學課文的時候, 馬 老師則是先自己和學生互動練習,以作好示範,然後讓學生兩人之間,小組之間大量練習有關對話。待學生們熟練之後,再讓部分學生來進行表演。所謂熟能生巧,由於學生之間已經進行了一定的訓練,部分學生進行表演之後,大多數學生都表示出極大的熱情,再加上教師的適時引導和鼓勵,整個課堂呈現出濃濃的學習氛圍。個人之間,小組內外,班級舞台上,學生們亦學亦樂,教學任務也在不知不覺中得以完成。在課堂最後,馬老師再以多媒體方式出示幾道有關本課內容的練習題,主要是針對學生易出錯的地方,例如: how much ___(is/are)the pants? they __(is/are) 30 __(dollar/dollars). 通過這樣當堂訓練的方法,學生的知識再次得以鞏固。

這是一節成功的課,如果沒有平時的鑽研和積累,是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的。對比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我深感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感謝市教研所組織的這次陽光師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