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服務理念的心得體會

就拿身邊的人來說吧,家裡有買過人身意外險,人在外面打工,工作不小心意外受傷,上醫院花了過萬的醫藥費,想著家裡有保險公司報銷,就打聽一下,看看需要哪些手續,家裡那邊政府說要工作的當地村委開據證明就可以報銷,按說的辦好這些,急急回家辦理保險報銷,結果到家那邊說報不了,沒有住院的證明,推說還需要務工的當地鎮政府出證明才可報銷,無奈又回到工作當地辦理,咱小老百姓的這點事,他們會放在心上嗎?還是托關係讓人到鎮政府開了張證明,結果拿回家還說不行,又說哪個領導沒有簽字報不了,就為這事,來回兩邊跑,時間金錢也花了不少,折騰到最後能報銷的錢遠遠低於實際應得的。真正為百姓辦事的,就不需要百姓費盡周折去找關係,政府設立各種辦事部門,不就是為方便百姓辦事嗎?這是本該為百姓服務的,反倒過來還得我們求著給辦事情,社會是進步了,但我們的社會的基本服務有進步嗎?

社會的發展還是以人為本,需要一個和詣的社會團體,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不能很好的為百姓服務,那么百姓怎能安心的服務於社會呢?貢獻於社會呢?只有建立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上,我們的社會才能發展的更完善。科學技術上是進步了,可人類的思想還沒有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總是慢半拍或者是後退了,作為公民該反思,但作為政府職能部門也需要更好的反思。現在的教育水平比起過去的六七十年代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配套的教學設施,完善的教材,卻沒有達到一個良好的教育成果。

比如孩子上學難的問題,外地的民工子女上學就得有一個高門檻,有各種的理由拒收農民子女,難道這不是社會服務的一種不完善嗎?總是得不到平等的待遇,最基本的公共性服務都不能服務於百姓,這社會的進步又體現在哪裡呢?我們拒絕各種職能部門用異樣的眼光看人,拒絕學校用高門檻來否定孩子們的求學之路,只想請各部門用同等的心態來對待百姓,用該有為人民服務的心態和服務理念,更好的服務於百姓,相信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每一層人的服務,上至政府職能部門,下至企業百姓,社會是一個整體的環境,怎樣去挖掘創造,就需要每個環節的相互配合服務,政府協助提供機遇,企業供給創造發展能力,百姓付出勞動力,相互的服務,環環相扣,才能促進社會總體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