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條例學習心得

學習黨內兩個《條例》的幾點認識

張漢為

最近,《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首次以黨內法規形式,確立了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中國共產黨黨紀處分條例》使黨的紀律和紀律處分方面的基本法規更加充實完善。總之,這兩個《條例》實、細、具體,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條例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反腐鬥爭的宣言,也是推進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的重要檔案。

最近,有記者在街頭進行的隨機調查顯示,8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新條例會加大中國的反腐工作力度,推進中國的反腐進程。沒有以制度為載體的監督是軟弱的監督,而制度反腐是帶有鋒利牙齒的,這會極大增強反腐效果。前不久社科院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表明,70%以上的受訪者對反腐倡廉工作表示關注。這一數字說明,只要反腐措施正確,就會得到人民民眾的全力支持。昨天,下午溫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上專門講到反腐倡廉的問題。他指出一要建立教育和執法的體制、機制;二要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和腐敗分子;三要時刻關心老百姓的八件大事。從溫總理的答記者就反映了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對當前反腐倡廉的問題信心和決心。

我們要提高認識,深刻理解中央在全黨頒布兩個《條例》的重要意義,深刻理解頒布兩個《條例》都是嚴肅黨內法規,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舉措,是新形勢下從嚴治黨、從嚴管黨,保持黨組織核心和主心骨作用的重要舉措。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要充分認識貫徹實施“兩個條例”的重要意義;同時務必使每個黨員都熟悉“兩個條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黨內監督機制,做到遵守黨的紀律不動搖,執行黨的紀律不走樣,從而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要堅決做到遵守黨的紀律不動搖,執行黨的紀律不走樣,從思想上提高執行兩個《條例》的自覺性,主動接受上級、班子成員和黨員、民眾的監督,進一步加強工作責任心,帶好班子、做出樣子、領好路子。

第一、 深化對權力的認識,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

對權力的本質認識不清,不能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就有背離黨的宗旨的危險。各級領導幹部要認識到權力是一種責任。權力越大,為人民盡責的機會越多,作貢獻的潛能越大,就越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就必須堅持勤政廉政,恪守為民之責。要認識到權力是一種奉獻。每個領導幹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把掌權用權寓於對人民、對事業、對社會的奉獻之中。要認識到權力是一種約束。領導幹部掌握著一定的權力,但決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為所欲為,應時刻做到慎權、慎獨、慎微,自覺接受監督。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領導幹部只有時刻把握住自己,經常約束自己,有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凍的危機感,才能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不為權所動,不為欲所惑。

第二、 深化對權力的認識,必須正確行使好權力。

領導幹部必須慎用權力。權力從產生起,就具有雙重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正確運用權力,可以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民;相反,如果權力被濫用,就可能為害社會,為害人民。領導幹部要自覺地接受社會監督,保證為人民用好權。監督權力是遏制和減少權力腐敗的重要手段,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把黨和人民的監督看成是對自己的關心愛護,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自覺接受來自各方面的監督,確保權力的行使不越界、不跨線、不離譜、不出格。

此次條例的制定還吸取了黨的歷史上許多經驗和教訓,比如民主生活會是黨在長期發展中證明行之有效的一項制度,但目前有的地方和部門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針對這一情況,條例就專門單列“民主生活會”一節。條例明確要求:民主生活會情況和整改措施要及時在一定範圍通報;黨員有權了解本人所提意見和建議的處理結果;上級黨組織認為下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不符合規定要求,可以責令重新召開等。

第三、 深化對權力的認識,必須加強對權力的有效監督。

黨內監督條例規定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現在黨內一些地方和單位存在腐敗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權力沒有得到有效監督,實質是黨內民主遭到破壞,條例高度重視發展黨內民主,是執政黨跳出‘人亡黨息’的歷史周期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可靠保證。

一是加強黨內監督。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重點加強對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健全並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制度,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健全領導班子的議事規則,完善議事程式。凡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度資金的使用等,由集體研究決定並履行必要的票決程式。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任期審計、出國(境)審查審批、廉政談話、誡勉談話和廉政承諾、回復組織函詢等制度,實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制度。充分發揮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的作用。積極探索黨的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發揮委員和代表作用的途徑和形式,逐步推行黨的代表大會常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