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幹部轉變作風的思考與體會

三是培養致富人才。“農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為農村選配一批勤勞致富帶頭人,至關重要。去年以來,我們把精心選拔村黨支部書記作為一項“富民工程”來抓,主要是從知識青年、致富能手、務工經商人員和復退軍人中選拔能人任支部書記,少數沒有合適人選的村,從鎮直機關選派幹部到村任職。培養出一批既會當幹部、又會管經營的致富人才。同時,加強對支部書記的培養,增強帶領民眾致富的能力。通過開展“科技入戶”活動,培養和宣傳農村致富帶頭人和示範戶,基本達到了“一戶一張明白紙(致富信息)、一家一個明白人(致富能手)”。截止目前,全鎮各村均培養、扶持了一批種養加工服務等行業的致富人才,建立了科技服務大院和致富信息服務站。一些捕撈、養殖、鹽業、營運、餐飲大戶應運而生,直接帶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常行安民之事,給民眾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產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在一些地方幹群關係緊張,農民民眾上訪增多,家族、宗教勢力有所抬頭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我們一些基層幹部的作風不無關係。“農民安,天下穩”。我們只有以農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才能更好地代表農民利益,穩定農村工作。

(一)察民情,順民心。順民是最大的安民。欲順民心,必察民情,這是安民之基礎。為了強化鎮村幹部的責任意識,增強反映民情民意的敏銳性,我們建立了聯絡民情制度,主要包括民情聯絡點制度、幹部參加民眾議事制度、民情報告制度、民表失察追究制度等,較好地了解和掌握了社情民意。在充分體察民情的基礎上,摸清民眾在想什麼、盼什麼,急需我們乾什麼,效果比較好。如去年我鎮幹部在駐村走訪中,發現民眾對街道建設、鎮區規劃、吃水難等有意見,我們在充分研究論證的基礎上,與林家央子、蔡一、牟家河塢、西利漁等村,共同投資建設了林家央子中心街道、牟家河塢至河北嶺子鄉間公路、引峽山灌渠水到西利漁村等,一下子解決了民眾多年想解決的問題,得到了人民民眾的廣泛稱讚和普遍擁護。

(二)解民難,暖民心。認真解決好當前農民和農村工作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關鍵所在。農村幹部必須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增強戰勝困難、知難而進的決心和信心。針對當前影響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和民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一些突出問題,如計畫生育、農民負擔、財務管理、稅費改革等,我們都是找準癥結,制定措施,及時協調,認真解決。決不能推諉扯皮,更不能久拖不決,甚至於故意掩蓋矛盾和問題。當前,儘管各級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其自身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困境,特別是鄉村財政緊張問題,在稅費改革後將會更加嚴重。但我們只能靠改革解決難題,用發展擺脫困境,決不能把負擔轉嫁給老百姓。

(三)辦實事,安民心。為農民辦實事,要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這是安民之根本。要圍繞當前農村生產條件苦、生活環境差等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如針對鎮駐地環境差問題,我們多方籌措資金,對鎮駐地所有街道進行了拓寬、整修、柏油,安裝了路燈,鋪設了路牙面,栽植了樹木花草,立起了大型廣告牌和渤海明珠標誌,整個鎮區實現了淨化、美化、綠化、亮化。再如針對灘涂管理難問題,林家央子村對確權的7554畝灘涂劃分成12個養殖區,投資5萬多元,購置了管護船,成立了管護隊,解除了養殖戶的後顧之憂,大大增加了養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