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心得體會4篇

說文明話,做文明人!國語是教師的職業語言,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教師的國語水平,學校組織了青年教師國語比賽,並邀請了日照市著名播音員徐聰老師 為我們舉辦了國語知識講座,感覺受益匪淺。

第一、徐xx教師為我們深入淺出、幽默詼諧地講述了我們全校教師在國語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她的課親切自然、耐人尋味,她的學識及成長經歷更是讓我佩服,所以在學習時我學的非常專心,通過學習不僅讓我學到了一些寶貴的國語專業知識,找到了自己學習和發音中的不足,而且對國語又產生了一些新的認識,從而也提高了自己說好國語的信心。

第二、我感覺要想說好國語首先要端正態度,通過多種方式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多學習一些國語專業知識。如:聲母的發音決定於發音位置和發音方法、韻母的發音跟唇形和舌頭的位置有關;發音要完整;朗讀中不能拖腔拖調,要用說話的方式朗讀;朗讀時要找準重音;讀句子停少而連多;發音時還要讓聲音持久、減少疾病、增加張力美。

第三、要想說好國語,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即多學、多記、多讀、多聽、常總結、多練習。多學就是要多學國語中漢語拼音的基本理論知識;多記就是多用心記拼音母的發音規律,掌握髮音部位。多讀就是多出聲閱讀些帶拼音的文章或現代漢語詞典等,鍛鍊說國語的感覺,或者看到一個後,就暗暗地朗誦其標準音,並注意與方言音的對應關係,爭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多聽就是多聽電視節目主持人專業的播音;常總結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難把握的聲調及時整理下來,以便在日常的練習中靈活運用。多練就是多堅持用國語進行日常會話交流,爭取發好難發音的、詞、句。

總之,這次活動的舉辦開闊了視野,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是一次難得的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良好機會。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對語言文的學習,為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同時也希望全體教師一齊努力,同心攜手,真正把國語說好、推廣好,讓國語在我們的校園裡紮根!

補充:我很榮幸獲得國語優勝獎。當時正值很多活動,沒有時間準備,而且嗓子也有些啞,比賽時,我朗誦了二年級下冊第五課課文《泉水》,這是一篇活潑的小童話,全篇洋溢著助人為樂的幸福與快樂,我儘可能地用聲音來傳達這一點,朗誦完獲得了評審們一片掌聲。我當時想,在強手如雲的金海岸國小,我這副嗓子想獲得十大優勝獎真是不太可能,獲得評審的掌聲,我就已經知足了。比賽過後也沒關注過成績、詢問過結果。厲老師說她沒獲獎,但分數挺高的,我心想厲老師的嗓音那么好,都沒獲獎,我更沒戲了。我還說:“六十多位青年教師,國語都那么好,競爭太激烈了,想獲獎挺難的,我們重在參與嘛!”沒想到,尚校長在開會時宣布獲獎名單時竟然有我的名,我一點精神準備都沒有,穿著一身運動服就上台了,領到這個意料之外的獎,心裡挺高興的,但同時要求自己,以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對得起這份榮譽呢!

國語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上周末,我有幸參加了師訓科舉辦的國語提高培訓班。雖然僅是短短的兩天學習,卻有著別樣的體會。

剛開始學習是不以為然的。不就是國語嗎?上學時就已達到二甲,畢業後做了將近十年的教師,上課全用國語,經過培訓成績提高一下,應該沒問題。然而,當我走進一小報告廳,面對緊密的日程安排、慈祥而又嚴格的培訓教師時,終於有了些忐忑的心情。情況還不止如此,當我們正式進行培訓時,才知道自己的國語水平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培訓第一天,為了使培訓教師對我們的語言基礎有個全面的了解,便於今後針對性進行培訓,教育局魏局長、師訓科王老師和主講趙老師以及其他領導,給各單位參加培訓的老師準備了學習材料。培訓聲調的時候,趙老師先讓學員注音,然後糾正答案。一向自信的我一下錯了20多個,面對闊別了多年的拼音真切地感受到了壓力。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餘下的培訓,因為此刻,我們已深切的認識到,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培訓中,我們還面臨著另一個挑戰,就是發音部位不準確。發音是國語培訓中最為基礎的部分,可是對於一個已學會國語的人來說,克服舊有的發音習慣就困難多了。為了糾正我們的錯音,趙老師是一個母一個母教我們它的發音部位在哪,怎么發,真可謂“口對口”的教。對於聲母韻母的教學趙老師都是一如既往。

通過趙老師幾個看似不起眼的笑話,切實讓我感受到學習國語的重要性;通過兩天的培訓讓我感受國語與地方方言的天壤之別,平時所說的看似簡單的一句國語都是聲調不對,鬧出了很多笑話,但對於我們店子的學員來說,只要是聲調讀對,認識的讀出來基本沒有問題,因為不存在z、c、s與zhi、chi、shi、r的不分,也不存在r與l的不分,不認識的就另當別論了;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感受到要想說好國語“貴在堅持”,趙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我們解釋了什麼是堅持。堅持就是無論在工作中、家庭中還是生活中都講國語,堅持就是無論別人接受與否都要講國語。同時為了學好國語我們自己也要營造一個學習國語、套用國語的氛圍,在學校內、生活中,堅持做到積極說、積極練,日復一日,我們的國語水平一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學到了語言文化知識,提高了說國語的能力,而且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真諦。學好國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學會並不難,但要學標準卻要下苦功,要經歷很長時間的磨練和積累。

我從內心裡感謝這次培訓,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堅持講國語,使自己的國語話水平再上一個台階。

學習國語的心得體會
國語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學國語是一件非常鍛鍊意志催人上進的事,我學習國語最大的一點感受就是堅持。

練習國語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一滴去提高。可能起初你下了很大功夫在練習,但感覺不到它的效果,不用著急,關鍵是你要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

我對國語起初不太重視,用國語說話是在大學裡才完全放開的。從小在家鄉說方言已成為了習慣,就是上高中,也是一口流利的地區方言和老師同學交談。除非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問題時,被要求用國語回答。因此,這一切的語言環境,給學習國語帶來了很大的干擾。學習國語的體會

在南方,相對而言,國語的說話群體處於弱勢。在我們湖南,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湘方言是隔一座山坳坳,就是一種不同的語言”,這顯然有點誇張,不過在我們那地區,兩個鎮之間的方言發音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正是這樣,我們就更有練好國語的必要了。

我的鄉音很濃很重,國語摸底測試成績不佳,在第一回的國語測試中我沒有報名。不是我沒自信,而是我需要留更多的時間來為自己緩衝練習。

為了提高國語,我在基於事實的清楚認識後,下定了決心要學好它。我早早購買了國語的練習書,下了音頻檔案有事沒事進行跟讀練習。記得每回晨跑、晚餐後散步我都要邊聽邊練習,每回睡覺前,就會靜下心來,仔細地用心傾聽別人富於感情的閱讀,我把它形成一種習慣,聽別人朗讀就是一種欣賞。( 學習國語的體會)

這學期要考國語了,我就開始進行衝刺練習。我告訴自己,每天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抽時間去練習。每天中午,吃完中餐,只要不下雨我都會拿著一本書,到樹底下到草坪上進行邊看邊聽邊讀練習,給自己糾音。在糾音的過程中,我尤其注意到了自己的平舌翹舌區分不明顯。於是在平時說話的過程中,我會刻意地對那些忽視的細節發音加以改進。在口語聯繫過程中,偶爾也會在宿舍里鬧出些笑話來,這更增添了學習國語的興致。

當我滿以為自己的國語進步很大時,拿著文章要國語說得好的朋友給我測測,結果我還是犯了些不該犯的錯誤,比如蘭花的“蘭”和南方的“南”的發音,我往往就不能區分開來,這使我很受打擊。我午睡躺在床上無法入睡,一個人細想想得煩躁了很久。“不,絕對不能夠放棄,自己已是過河的小卒,只能進不能退”我告訴自己。以後,學習國語就變得更加細心更加刻苦了。

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是和學習國語一樣,學習的收穫遠遠不止奮鬥的過程及本身的提高,更是一種精神演練和提升。我學習國語,學到的就是這點精神,用許三多的話說,就是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

國語培訓心得體會
國語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短短兩天的省國語培訓班轉瞬即逝,兩天的時間,雖然匆忙、勞累,但也讓人感覺充實,讓我對國語的發音技巧、說話的藝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使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學好國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讓我明白,要想學好國語,必須下一番功夫,掌握規律,勤學苦練,日積月累,持之以恆。

一、克服障礙是前提

國語並不難學,難的是對心理狀態的調整和改善。我們在學習國語時害怕自己因生硬彆扭的發音出醜,或是畏懼長時間訓練的困難,這些心理障礙常常使學習進步緩慢。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及時調節我們的心理狀態,放下心理包袱,大膽地開口講。任何學習都有一個從拙笨到熟練的過程,學習國語也不例外,要儘早達到熟練程度,只有下苦功夫克服困難,戰勝畏懼心理,才能成為學習中的勝利者。反之,如果在學習中過分顧及面子,不敢坦然面對自己的發音缺陷,更不能以頑強的意志和艱苦的努力去克服,改善它,一味的退避畏縮,其結果不僅使自己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而且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陰影,加重今後學習和生活的負擔。調整好心理狀態,克服心理障礙,是學好國語的重要前提。

二、學好語音是基礎

漢語的分歧突出地表現在語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區之間的語音系統差別大,就是一個地區、一種方言內部也常在語音方面有明顯的差異,可以說,語音差異是造成交際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習國語的關鍵是學習以北京語音為準的標準音,學習語音必須專注地通過口、耳的訓練才能學好。

學習國語語音包括發音和正音兩個部分。發音準確是語音學習最基本的要求。發音是否準確與聽音、辨音的能力有關,所以首先要提高語音的分辨力。在掌握了正確發音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反覆練習,達到完全熟練的程度。正音是指掌握漢、詞語的國語標準讀音,糾正受方言影響產生的偏離國語的語音習慣,這屬於一種記憶的訓練。方音同國語語音的差異不是毫無規律的,了解了方音和國語語音的對應規律,就不必一個音一個音地死記,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記。

三、勤學苦練是途徑

我們從小說的就是自己的方言,一下子將發音系統來個大顛覆,徹底改變以前的說話習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困難。學習國語,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唯一的途徑就是勤學苦練。

首先是多讀、多說。多讀,就是指在看書、看報、看檔案等閱讀過程中養成用國語朗讀的習慣,即使囿於具體環境不便讀出聲來,那也應該養成默讀的習慣。多說,沒事的時間一個人對著鏡子邊說邊注意自己的口型,與人交流的時候儘量用國語,久而久之,當說國語成為一種習慣,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是多聽、多練。多聽廣播、 電視的播音員、主持人的節目,因為他們的語音相對來講是比較準確的。多聽身邊國語說得好的人的語音,有意與他們多交流,注意他們的發音方法、語言速度、聲調處理等。多練,指的是要對著一些範文勤加練習,再輔以繞口令等難度大一些的訓練。

再次是多模仿、多琢磨。模仿不僅是國語初學者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增添我們的學習情趣,不致枯燥乏味。就模仿而言,還得多琢磨。用心找出自己的語音和模仿對象的差距,自己的發音方法和咬器官的協調性還存在那些不足,從而不斷修正。

四、持之以恆是關鍵

學習國語,絕非一朝一日之功。語言習慣的改變是件不容易的事,從習慣使用方言過渡到能熟練自如地使用國語,需要下一番苦功,只有全面掌握必要的國語知識和規律,勤學苦練,持之以恆,才能學得會、說得好。

相關推薦:
國語學習心得
2024年學習國語的心得體會
青年教師國語培訓心得體會
國語培訓心得體會
假期教師學習國語心得體會
國語學習心得體會
寒假中國小國語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學習國語心得體會
我學習國語的體會
學習國語的體會
個人學習國語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