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體會範文

育兒是爸爸媽媽一直都在討論的話題,那么在育兒的過程中會有怎么樣的心得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育兒心得體會範文,希望對你有用!

育兒心得體會範文篇1

當孩子邁入國中大門後,開始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時,他的生理、心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面對學習,孩子有了一種緊迫感,面對生活,有些措手不及,家長通過學習《父母課堂》的優秀教育經驗,來幫助我們的孩子渡過人生的重要時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時代,通過網路可以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也可以成天去玩遊戲,浪費時光。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怕困難,勇於面對,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學校遵守校規,回家在路上遵守交通規則。我們要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孩子,與孩子成為朋友,讓她把心理話對你講,真誠地對他,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不要總是抱願孩子成績不好,上課不聽課,寫作業時抄同學的,我們總要看看我們的孩子在哪一方面知識欠缺,在初一如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有了學習的興趣,國中階段,高中階段將會變得容易。《父母課堂》中舉出了許多實例,其實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觀察自己的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我的孩子已經上初二了,在學習上因為起初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到現在學習成績一直不如意,但是我深知這不是他的錯,我有很大的責任,因為工作經常晚回家,也因為單親讓他一直處在孤獨中,所以網路遊戲成了他驅除孤獨的唯一寄託。作為家長,我心急如焚,我想不能再如此沉寂下去,我必須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此我調整了工作時間,雖然花費了一些代價,但是比起犧牲自己畢生的事業——孩子的未來,值得多。從初二下學期開始,我“緊盯”著他,從他感興趣的科目出發,陪他共同學習,共同討論,不停誇讚他的聰慧,結果與他自己先前相比真是有了很大的進步,就連他喜歡的學科,但因不喜歡教課的老師,曾經一度成績下滑,上課不愛聽講。現在在我的引導下,來了個360度的大轉彎,他居然喜歡任課老師了。我們小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感覺——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聽哪個老師的課,這門功課即會優於其他的課。

所以讓孩子對老師喜歡是極其重要的,雖然大人孩子都知道學知識不是給老師學的。

了解孩子莫過於自己的家長,因為孩子經常會在學校受到批評,這對他的成長發展極其不利,考慮到這個因素,回到家我不會變本加厲的批評,我會幫他分析原因,後對他進行鼓勵,表揚他的優點,所以他一直沒有失去自信。一個孩子學習不好沒關係,只要他的品行好,他有自信心,將來是不會錯的,所以我不會責備他的成績,況且這是因我造成。我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了信心。

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依靠學校,學校的老師主要是傳授知識,孩子的思想道德,學習生活習慣,身心是否健康發展,主要還是靠親職教育。只有我們孩子感到父母給予他們關愛,他們才會去關心別人,傳遞這種愛。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教育孩子的技能,加強同孩子的溝通,才能培養他們。這些只會慢慢地改變,只要我們有一顆這樣的心,相信我們的孩子會一天天進步。只要孩子心裡是陽光的,他就一定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懂得面對人生成功和失敗,就能在成年後很好地適應社會,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人生道路上讓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做好自己孩子的良師益友吧!

育兒心得體會範文篇2

各位老師、家長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謝老師給了我們家長這次溝通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家長能夠通過本次家長會了解自己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學習情況,達到家園配合、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衷心地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孩子的耐心教育與細心呵護,使我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今天,我受蔣老師的委託來談談自己在教育孩子繪畫方面的經驗,其實我也沒有什麼經驗可談,對於教育孩子自己也是一張白紙,有時還很茫然,只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體會罷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這就要靠父母的努力,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不僅是讓自己的吃好穿暖,還要經常和孩子聊聊天、念念兒歌、做做遊戲、講講故事、畫畫圖畫等,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我的育兒宗旨是:“不要求孩子學多少知識,重要的是多培養孩子對事情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凡是教育孩子以鼓勵、表揚為主,儘可能不直接批評孩子的不足,而是以希望的口吻勉勵他改進,這有利於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培養孩子畫畫我的體會有三點:

一、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是關鍵

大家都知道,孩子剛生下來什麼都不知道,這就需要我們父母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他教育和啟發,培養孩子興趣點。這一點很重要。所以,在我的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給他一隻筆,找一些舊雜誌讓他亂畫,注意培養他的繪畫興趣。孩子稍大一點時,我就買一些

簡單一點的塗色書讓他塗色。

二、利用孩子的“興趣點”引導其繪畫如我孩子喜歡奧特曼,我就買一些奧特曼大迷宮、找不同的書來培養他的觀察能力,買一些奧特曼塗色書讓他練習塗色等各種方式引

導他畫畫。

三、學會欣賞和評價孩子的畫

平時,孩子無論畫什麼我都帶著欣賞的眼光去表揚他畫的不錯,然後啟發他將畫的不足地方在這樣那樣畫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

繪畫興趣,而且還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育孩子的淺顯體會,也可能說的不很正確,希望大家諒解!

育兒心得體會範文篇3

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問題。說實話,本人也是初為人母在育兒方面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只能說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還是依然不斷在學習中,平時喜歡看育兒書籍。還有就是平時自己也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在寫出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但凡有小孩的家長都喜歡評價自己的孩子“乖”或者“不乖”,很多家長見面是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乖。這個“不乖”只是根據成人的標準去判斷的,我覺得成長規律中就是包含“不乖”的,我的孩子也不乖,比如冬天要穿裙子,夏天包個毯子,稀奇古怪的事可多了,但孩子的“不乖”就像女人的更年期一樣是不可控的,是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了的,因為他還沒有成熟的心智,還不懂得自己排解情緒。就是需要大人的包容與安撫,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還有這個“不乖”具體是指什麼?我想了下,無非是:

1.在床上沒玩沒了的跳。

2.爬上爬下不知害怕。

3.喜歡踩水拉也拉不住。

4一言不合又哭又鬧。

5.喜歡拿個樹枝到處亂戳。

6.喜歡在地上撿一些大人覺得很髒的東西。

7.老是玩小刀啊,危險的東西。

8.搞的家裡亂七八糟。

9.不會吃飯要吃飯,會吃飯後不吃飯。大約就是諸如此類的事吧。我的女兒就是這樣一樣不拉的長大的。

如果你是因為這個覺得“不乖”那真是大可不必,這只能說明你的孩子太正常了,現在的孩子受到的約束太多了,把一些人的天性都被管制沒有了,古今中外,有錢沒錢的孩子都是喜歡幹這些個事的,什麼原因?“人的天性”你非要讓他一動不動,那豈不是逆天行事嗎。自尋煩惱不是嗎。你需要做的只是保護他的安全,保護他不是什麼都不能做。而是在他做之前把大的危險因素剔除,比如我女兒看我縫東西非要用針,我會幫她取一個繡花用的圓頭針,扎到她也不痛,用刀,我會給她吃西餐用的不鋒利的刀,用剪刀剛開始用安全剪刀,後來看她根本不會傻到剪掉自己的手指,就直接用小一點的真正的剪刀。(她倒是剪破過我的新褲子和床單)。所謂的心靈手巧不就是要多動手,多動手才能熟能生巧,才不會傷害到自己啊。在管理這些小問題時要掌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原則,比如在床上跳,家長實在忍耐不住時一般會說,“快下來,把床跳壞”。但如果在他跳一會滿頭大汗時你對他說“跳的太高了,太厲害了。是不是累了,下來喝點水”這樣可能效果更好,等他喝完水,以小孩的個性可能已經轉移目標了,豈不是不引起衝突有能解決問題。

還有幾種不乖表現在1.無節制的吃零食,2.不肯上幼稚園或者遵守一些規則。如果是這個,請先看看家長有沒有犯以下錯誤;“1.如果你聽話就給你買薯片吃.2.如果不聽話就送你去幼稚園,關起來,讓老師收拾你。3.快把你的東西藏好不然別人拿走了。”這樣傳遞給孩子的是什麼?1.零食是獎品。2.幼稚園等同監獄.3.外部世界不可信任隨時會有損於自己的事發生。我想,1.人人都想每天拿獎品,何況零食畢竟好吃。2.永遠不進“監獄”。3.誰也不能信任。搞不好還要先攻擊別人。很多孩子的事大概不出這左右。教育就是細節。

我對於零食的態度是,我不會主動買,但是在某些場合遇到了也不阻止她吃。這種場合大多是歡樂的場合,經常看到在結婚,或者聚會場所因為孩子的事,大人也不愉快,小孩也不快樂。其實一年的這種場合併不多,何不滿足一下他,算下來並不多,很多奶奶,嘴上說不能吃不能吃,到了超市心一軟買一大堆在家裡。孩子吃時又一直嘮叨。這豈不是既沒有控制零食也沒有讓孩子得到吃的快樂嗎,還讓他養成耍賴的習慣。

對於玩具也可以如此處理,她看到了想要就買,可能她想要的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尊重她的選擇,不要說這個不好,那個更好,這不就相當於干涉“婚戀自由”嗎?孩子的事孩子說了算。不要家長認為什麼好才買,到最後經常是買了你想要的,還要買他想要的,家長氣不打一出來,搞得孩子哭爹喊娘。

在幼稚園我發現有的小孩不受控制,聽不懂老師的指令,不能遵守規則,我得到的結論是父母太過於壓制了,在家裡什麼都不讓動,甚至限制了人身自由,家長喜歡他乖乖坐在懷裡一動不動,其結果就是家長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家長稍不留神孩子就像越獄了一樣,像小牛一樣沖向自己的目標。想想我們小時上學時老師一離開教室,壓抑一節課的同學什麼反應,想想壓抑幾年的孩子什麼感受我們現在的孩子都是在6+1的撫養模式下成長的,孩子已經背負太多的期望了,已經太被“看重”了對待孩子的事家長已經無法做到“順其自然”了。我自己帶孩子也不是要她用成功來報答我,我這幾年看一個生命神奇的成長已經讓我無比幸福了,我只是做一個母親應該做的,這些事有的別人可以替代有的事別人無法替代,我發現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遠遠大過對孩子的付出。想想我們每日工作8小時也是一生碌碌無聞,而每日全心全意陪孩子不超過一小時,卻希望二十年後收穫一個“郎郎”,豈不可笑。當然這樣的家長只是少數,但不是沒有。我在親自撫養孩子時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為孩子爭取自由爭取玩玩水龍頭的自由,爭取自己吃飯搞一身的自由,爭取把地板搞很髒的自由。給我們孩子足夠的尊重,讓她也去尊重這世界的萬事萬物,對生命的尊重才是教育的核心吧。

1.我接觸的第一本有意義的家教書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把親職教育放在了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之前,引起家教熱潮,孩子在各個年齡段都適合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通俗易懂的書,爸爸也可看,並不是只是寫給媽媽的。作者也有部落格。

2.0-6歲的書,0-6歲是關鍵期,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後在學校時間也是有限的還是以親職教育為主。蒙特梭利在這方面研究比較多,國內最早的蒙氏是孫瑞雪的《愛與自由》《撲捉幼兒敏感期》。《愛》偏理論,《捕捉》偏案例,看了案例就知道孩子原來都是一樣的,對自己的孩子就不會那么不知所錯了。心態也會從容很多。

李躍兒《誰了解孩子成長秘密》《誰拿走孩子的幸福》這個人創建了中國的巴學園。她提倡的不只有蒙氏還有很多自己的東西。這兩位作者都自己創建了幼稚園,當然書里有很多對自己幼稚園的描寫,但這不妨礙書里的不錯的科學理念。

我生活中翻的比較多的是韓國的,申宜真的《0-6歲兒童心理百科》她還有一本《好媽媽慢慢來》(我沒看過,因為沒買到)從書名就知道她提倡等待孩子,給孩子時間。書中涉及常見心理問題比較多,挺實用的。

《別以為你懂孩子的心》0-3歲的,寫的是自己的孩子成長的點滴,非常生活化,像一盤家常菜,通過小例子來說教育的細節。她好像也有部落格(部落格真好,省錢了)。

3.和孩子溝通的書。美國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很實用,像書名一樣,操作性強,不只是套用於和孩子溝通,和成人溝通一樣有用,現學現用,立竿見影。

4.小說類的,可讀性好,有趣味,隨便看看就能感觸良多,寫自己與孩子的感情與成長曆程。池莉的《來吧孩子》。劉墉寫給兒子的《超越全書》,寫給女兒的《成功全書》。雖然書名很俗但是他是一系列的全集。劉墉也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男人,自己成功還能讓家庭也幸福,孩子也成長不錯。他寫的書不只是育兒更是做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和西方的現實生活結合傳承的特別好。(作者孩子在美國紐約長大,成長環境比國內更可怕)

5.親子共讀的書。《窗邊的小豆豆》,《夏山學校》(這本還沒讀)上次寫的巴學園是幼稚園是錯的,小豆豆里的巴學園是國小,寫錯了。這是父母可看,孩子也可看的書。

6.還有很多繪本(圖畫書)。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的好選擇,《湯姆系列》《貝貝熊系列》前者是兒童心理自助,寫的是孩子上幼稚園或者遇到什麼事的想法可以和孩子產生共鳴,後者是養成好習慣,比如“見什麼買什麼”“電視迷”“錢的學問”看看書里的家長是怎么處理問題的。孩子看的書有很多,上國小後能自助閱讀的鄭淵潔的童話是首選。但不可急於求成,要慢慢來。

育兒是一項艱巨複雜的工程,它不僅僅需要財力,更需要精力與耐心,然而在與孩子共同學習中能收穫一些快樂與甜蜜,同時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啟迪,總之孩子只要有一點進步,都會令我們驚喜不以,因為那是老師與家長辛苦付出後所收穫的果實。我也想請教其他家長,看看有什麼好的方法;我們需要不斷去探索更好更多的育兒方法,也希望好的育兒方法和好的老師就如同一艘輕舟,載著孩子們駛向無限廣闊的知識海洋,讓孩子們更健康,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