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三八紅旗手”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心得感悟5篇

觀看完張小娟先進事跡讓我深受震憾,她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她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她在艱苦崗位上甘於奉獻、履職盡忠、報效國家的優秀品格,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向她學習,向她看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到大家!

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當地幹部表示,守初心、擔使命,要向張小娟等人學習,做“胸中有大愛、心中有信念、業務有專長、肩上有擔當”的新時代藏區幹部。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幹部職工張小娟、陳文燕、王彥輝、閔江為在扶貧下鄉返程途中,因車輛墜入白龍江不幸遇難。他們的事跡廣為流傳:他們常年以戰士的姿態,衝鋒在脫貧攻堅和搶險救災第一線;他們爬雪山、鑽山溝,把黨的溫暖送進各族民眾的心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現在還有那么多貧困人口愁吃、愁穿,基本的教育權利、基本的醫療、可靠安全的住房得不到保障。這不符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要求。讓貧困民眾更多更充分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都能豐衣足食,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與全國人民一道奔小康,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主題教育中,作為基層黨員,要把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作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具體行動,作為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試金石,以對黨忠誠的政治本色、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攻堅拔寨的拼搏精神,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充分彰顯基層共產黨人對初心的堅守、對使命的擔當。

脫貧攻堅一線是主題教育的陣地和課堂。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真摯的家國情懷和為民情懷,以抓鐵有痕、水滴石穿的韌勁和決心,擼起袖子加油乾,帶領全體貧困民眾早日走出困境,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學習心得

觀看完張小娟先進事跡讓我深受震憾,她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她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她在艱苦崗位上甘於奉獻、履職盡忠、報效國家的優秀品格,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向她學習,向她看齊。

新時代強烈呼喚共產黨人的奉獻精神。時代變換,價值多元、文化多元,部分黨員存在方向迷失,追名逐利、現實浮躁、只講索取,不講奉獻,甘於奉獻這樣一種精神在今天尤為寶貴,更值得被推崇,為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道路上,我們要大力提倡甘於奉獻的精神,使之成為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甘於奉獻是共產黨人必備的精神品質,也是我們在黨旗下許下的莊嚴誓言。入黨誓詞中要求廣大黨員要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黨章中明確規定,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做貢獻。由此可見,黨的偉大事業需要廣大共產黨員甘於奉獻、敢於奉獻、樂於奉獻。

建黨以來,我黨湧現了無數無私奉獻的英雄楷模,才造就今天中華民族的騰飛崛起。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黃大年、黃旭華等榜樣的身上,無一不體現了無私的奉獻精神。為人民服務,不斷奉獻的崇高定義,就是不斷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作為一名合格黨員,基本要求就是要講奉獻。講奉獻就應該不計個人得失,視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以“老黃牛”精神擔當盡責,苦幹實幹;就應樹立舍小家顧大家保國家的家國情懷,為祖國建設貢獻畢生力量;不斷弘揚共產黨人忠於黨、忠於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在我們統計戰線,也有無數的統計工作者默默奉獻,為統計事業做著貢獻。我們要積極張小娟的事跡,在平凡的崗位上,只要有追夢的激情和理想,勇於奮鬥和奉獻,就會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我們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更需要大力弘揚奉獻精神。對先進事跡、先進榜樣要及時進行宣傳學習和總結,要不斷挖掘我們身邊黨員的先進事跡,營造激情幹事、敬業奉獻、正氣充盈、昂揚向上的良好社會風氣。

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心得感悟

10月7日晚,34歲藏族扶貧幹部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下鄉開展工作,和4名記者返回縣裡時,途經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後壩大橋南口,車輛不慎墜入白龍江。隨後,相關部門開展救援工作。截至目前,司機已經脫險,張小娟和記者閔江偉、陳文燕已被打撈上岸並確認遇難,兩名記者閆文卓和王彥輝失聯。據了解,張小娟年僅34歲,此次下鄉系開展脫貧工作成果驗收。

此次墜江的車中,除了司機和張小娟,另外4人是舟曲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4人剛好下鄉採訪脫貧攻堅和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當天要返回單位處理已獲取的新聞素材。據澎湃新聞報導,這4名記者平均年齡僅二十八九歲。

目前已有3人遇難

這個國慶假期,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的扶貧工作人員都忙著驗收扶貧工作成果。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從10月5日開始下鄉入戶驗收,7日,一天的工作結束後,由於第二天還要前往其他鄉鎮開展工作,張小娟便連夜搭乘舟曲縣融媒體中心的車輛,想與4名記者一同回縣裡,不料途經隴南武都區兩水鎮後壩大橋南口時,車輛不慎墜入白龍江中。司機脫險,其餘5人均失聯。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舟曲縣縣委宣傳部獲悉,事故發生後,甘南州、舟曲縣會同事故地點轄區的隴南市、武都區密切配合專業救援隊伍搶抓搜救黃金時間,在保證搜救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科學救援,並配合隴南警方做好事故認定工作。同時,舟曲縣相關部門也第一時間對失聯人員家屬進行安撫,並開展相關善後工作。

在事故地點,兩水鎮後壩大橋兩側已設定了2公里警戒線,甘南州、隴南市、舟曲縣、武都區等各方出動消防車和長臂吊車各2輛、衝鋒舟和橡皮艇各1艘、醫療救護車8輛,出動公安幹警320名、鄉鎮幹部職工130餘名、藍天救援隊員20名、消防救援人員17名、醫療救護人員24名,全力以赴開展失蹤人員搜救工作。

截至10月8日11時30分,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及記者閔江偉、陳文燕的遺體陸續打撈上岸。截至9日16時許,另外2名失聯記者的搜救工作仍在全力開展,事故善後事宜也正有序進行。

4名記者平均年齡二十八九歲

9日上午,北青報記者從扶貧辦獲悉,9月30日至10月4日,全縣扶貧工作人員都在籌備今年脫貧攻堅成果驗收工作。作為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同時也是扶貧工作業務骨幹,在此期間忙著對抽調的驗收工作人員進行專題培訓,同時加班加點參與制定縣級驗收工作方案、驗收工作手冊等工作。

10月5日開始,全縣全面開展縣級實地驗收工作,共成立10個實地驗收組,由縣級包抓鄉鎮負責人帶隊,抽調行業部門業務骨幹,對各鄉鎮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實地驗收,同時,成立4個巡查督導組,由3名縣級分管負責人和縣扶貧辦負責人帶隊,對全縣的驗收工作進行巡迴督導,“張小娟是第一巡迴督導小組的副組長,還要負責全縣各重點鄉鎮的巡迴指導工作。”10月5日,督導組一行前往曲瓦鄉架然村和立節鎮拉尕村開展巡迴督導工作。6日,張小娟又前往最為偏遠的博峪鎮、曲告納鎮幫助開展脫貧攻堅驗收工作。

7日下午,在完成博峪鎮的督導巡迴工作後,督導組一行前往曲告納鎮上大年村對該鄉鎮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抽樣調查,由於張小娟第二天還要前往上河片巴藏、大峪、憨班等鄉鎮開展工作。經協調聯繫,張小娟得知縣融媒體中心閆文卓、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4名記者正在山後片區對脫貧攻堅和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進行採訪,當天要返回單位對已獲取的新聞素材進行剪輯編髮,張小娟便搭乘該單位的車輛返回舟曲縣老城區,途經武都區兩水鎮後壩大橋南口時不慎墜入白龍江中。

據澎湃新聞報導,這4名記者平均年齡僅二十八九歲。

原計畫趕回縣裡寫驗收報告

據了解,此次張小娟和4名記者乘坐的車輛是舟曲縣融媒體中心派出的公務車,從鄉鎮回縣裡大約80公里,但由於要走山路,開車大約需要2個小時。舟曲縣扶貧辦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事故發生前,張小娟一直與同事保持聯繫,7日工作完成後,本想連夜趕回縣裡加班,寫驗收報告,不料途中發生意外,“當晚8點左右,我們打她的電話打不通,大家都很著急,後來才知道車輛墜江了。她家裡還有一個7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

據扶貧辦工作人員介紹,張小娟20xx年開始參加工作,因在基層鄉鎮工作成績突出,20xx年開始,被調到縣扶貧辦工作,“她現在是扶貧辦副主任,主要負責貧困戶建檔立卡,指導、督查全縣整體扶貧工作,平時經常要下鄉,走訪貧困戶,一周基本都有兩三天要下到鄉鎮。”

北青報記者從舟曲縣扶貧辦獲悉,舟曲縣今年總共有6500人申請貧困退出,“驗收時,驗收組要進入每家貧困戶,只有住房、醫療等多項脫貧指標都達標才算脫貧,才能退出貧困戶。7日,驗收工作基本完成,現在各個驗收組還在寫驗收報告,最後統一匯總到我們扶貧辦。張小娟副主任沒能寫完的報告,其他同事正在幫忙寫。”

遇難扶貧幹部年僅34歲

張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4月出生於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父母都是普通農民。20xx年,她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學和旅遊管理雙學位專業,待業一年後,成為舟曲縣立節鎮的一名駐村幹部,紮根基層。20xx年,她還被選拔納入甘肅省優秀80後年輕幹部後備庫。

20xx年開始,張小娟成為曲瓦鄉副鄉長,分管脫貧攻堅工作,20xx年11月,任曲瓦鄉紀委書記時,被抽調到舟曲縣扶貧辦,20xx年2月開始任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多年來堅持在鄉鎮脫貧攻堅前線工作,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取得付出了努力。20xx年,張小娟被評為舟曲縣“最美貧扶人”、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今年更是獲得了甘南青年五四獎章。5月,舟曲縣成立了脫貧攻堅“三大行動”辦公室,作為扶貧好手,張小娟也被抽調過去當副主任。

一年中,張小娟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奔赴各個貧困村,大部分的周末時間也都用於加班,不斷深入研究貧困識別、貧困退出、扶貧系統操作、財務管理、項目建設等各個領域的要求、規定,隨時做好對鄉鎮、部門的工作協調和指導建議,做到了各類數據、標準、規定、政策不經查閱就爛熟於心,這讓她成為全縣扶貧工作的移動資料庫,同時也是各鄉鎮、各部門24小時線上的業務聯絡人。

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學習有感

張小娟是張北縣二泉井鄉西大淖行政村人,她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小娟與身有殘疾的父親、八十多歲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今夏,她剛從張北縣一中畢業,以626分的成績考取大連理工大學。

7月25日一大早,簡單的早飯後,父親到山上放牛,張小娟在家打掃衛生、給家禽餵食、掃院子……汗水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她卻感覺不到。

臨近中午,張小娟摘了兩個西葫蘆和西紅柿,鑽進低矮的廚房裡,張羅起午飯來。素炒西葫蘆、白菜燉豆腐,張小娟在奶奶的指導下學會了這些家常便飯,燉肉則只有在過年時才會做。進入伏天,即使在壩上地區,家裡也悶熱地透不過氣,她不禁擔心起父親來。烈日下,爸爸牽著兩頭牛緩緩走來,影子縮成了一個圓圈,卻是她眼中最偉岸的身影。

父親在張小娟還未出生時因車禍落下了殘疾,但父親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這個家。他不忍張小娟成為留守兒童,選擇在村里種地供養著一大家人。20畝旱地,只能種植莜麥、小麥等產量低的農作物,一年到頭,除去化肥等成本,一畝地純收入只有70元錢。張小娟考上張北縣城的國中後,父親借錢養了兩頭牛,靠賣牛犢和牛奶供小娟讀書。

父親的付出,張小娟看在眼裡,記在心間。傍晚,父親忙著擠牛奶,又挨家挨戶送奶,回來後,清洗擠奶用具,給兩頭牛餵草料和水。忙完這一切,父親才坐下來,大口地往嘴裡扒拉飯,他餓極了。張小娟心裡很不是滋味,她暗下決心要更加努力學習,擺脫窮困的命運,回報父恩。

“我很感謝父親含辛茹苦地將我養大,家庭和出身是不能選擇的,貧窮讓我學會了堅強和自立。我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讓爸爸和爺爺奶奶過上好日子,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張小娟說。

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學後感

全國婦聯日前作出決定,追授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小娟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

張小娟20xx年9月參加工作,常年奔波於脫貧攻堅一線。20xx年10月7日,時任縣扶貧辦副主任的張小娟在完成曲告納鎮上大年村脫貧攻堅縣級抽樣調查工作後,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因公殉職。

決定指出,張小娟被當地幹部民眾稱為脫貧攻堅的“活字典”“移動資料庫”、藏區民眾的“貼心人”、黨和人民的“連心橋”。她深入研究貧困識別、貧困退出、扶貧資金管理、項目建設等工作,成為各鄉鎮、各部門24小時線上的“業務聯絡員”;她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出深度貧困村發展建議;她創辦舟曲扶貧微信公眾平台,以簡明易懂的形式向民眾宣講各項扶貧政策。她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國廣大婦女學習的優秀榜樣。

全國婦聯號召廣大婦女向張小娟學習,學習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於黨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學習她擔當實幹、在條件艱苦的基層一線揮灑汗水、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奮鬥的崇高精神,以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凡業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巾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