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機關司法行政2024年工作計畫

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機制,加強調解中心建設,建立信息上報、工作量化等機制。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各調解組織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堅定不移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這一正確處理社會矛盾的重要方法,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進一步加大人民調解工作民間糾紛的調處和重大糾紛排查、疏導力度,提升糾紛調處率,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加大以獎代補工作力度,有效激發調解員的積極性,確保基層社會穩定。推行人民調解協定書法院確認制,確保調解書的法律效力,減少當事人不必要的訴訟成本,積極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適時組織開展排查化解矛盾專項攻堅活動。要集中力量,化解一批多年積累的矛盾,消除陳年積怨。努力化解醫療糾紛、食品安全、交通事故、物業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糾紛。要充分發揮律師、公證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專業優勢,組織和引導他們參與疑難複雜矛盾糾紛的調解。切實履行好現場監督、證據保全等職責,有效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充分履行調解工作中的法制宣傳功能,引導民眾依法有序表達利益訴求。

3、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服刑人員管理,努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按照省廳的部署,今年要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社區矯正工作,要建立社區矯正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工作機構、工作隊伍和接收、管理、考核、獎懲、解除矯正等制度,確保社區矯正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力爭設立專門機構和核定專門編制,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日常指導和管理;按不低於15:1的比例積極配備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人員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加強銜接管控,建立監獄、勞教所與司法所和家庭、單位、社區的銜接機制,防止脫管漏管;落實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就學、生活等實際困難,促進他們順利融入社會。要著力探索提高教育矯正質量的有效途徑,提高教育矯正質量,通過多方面、多形式的教育,提高矯正對象的悔罪意識、自新意識,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加強對矯正對象的心理矯治。積極探索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新途徑,增強幫教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確保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率達到96%,安置率達90%,重新違法犯罪率控制在3%之內。積極爭取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按照30:1的比例聘請社會工作者,作為安置幫教的輔助人員;加快安置幫教實體建設,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安置基地。

三、大力發展和規範法律服務業,健全完善法律服務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1、健全完善法律服務體系,規範法律服務管理。加強法律服務業行業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公證、律師執業責任保險制度和律師過錯責任賠償制度、公證質量標準及公證質量保障與監督機制,維護法律服務市場秩序。規範法律服務人員自身的行為,切實維護法律服務隊伍的形象。

2、不斷拓展法律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機制。積極引導律師參政、議政,積極參與地方法規、規章的起草和修改,推動立法和法治建設進程;圍繞建設“法治政府”目標,推動各級政府建立完善法律顧問制度;積極做好律師擔任各級人大和政協的法律顧問工作;發揮公職律師為各級政府制定和實施有關政策、法規當好參謀的職能作用。引導和支持律師積極投入到海西建設中,不斷拓寬業務領域和市場覆蓋面,主動介入國有企業改革、改制等國家重大經濟改革和經濟活動。不斷深化提高“法律服務四進”活動,推動法律服務進社區、進農村,引導和支持律師貼近經濟、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民眾,提供優質、高效、周到、便捷的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