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鄉鎮企業局工作總結

2、做好部門業務

隨時掌握鄉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是分析企業發展狀況和政府決策的主要依據。為做好這項工作,我們經常深入基層、走訪企業,向廠長、經理了解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了解企業產品進入市場和占有市場的情況,分析企業的發展前景,並及時準確地報送統計材料,為政府決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在鄉鎮企業幹事更換頻繁,人員業務不熟的情況下,我們採取平時下鄉指導和集中培訓的方法,提高企業幹事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認真做好業務工作。

3、認真開展了鄉鎮企業專業技術職稱培訓

根據省、市鄉鎮企業局的安排部署,我局積極開展了**區鄉鎮企業系統的職業技能鑑定培訓工作,為其一個月,共培訓了146人,並獲得了雲南省鄉鎮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證書。

4、開展企村結對工作

今年我們挑選了麗明農業生態園和麗江福龍綠色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企村結對的兩戶企業,在開展過程中,注重實效,不走過場,形式多樣,引導企業積極直接參與,互利合作,發展基地,指導幫助,回報社會等多種形式參與企村結對工作。通過企村結對工作的開展,企業的生產進一步得到發展,村民的生活進一步得到改善,企業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加大,村民支持企業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形成了以企帶村,以村促企,以工建農,互利共贏,企村和諧,鄉風文明的良好風氣。全區有2戶企村結對,惠及村民748人,帶動農戶260戶,村民人均增收1300元,舉辦各種種養殖技能培訓504人次,吸納村民就業2410人,企業投入企村結對各種資金156萬元。

5、認真開展黨內互助&l

dquo;八個一”活動

按照相關檔案要求,我局認真開展了黨內互助“八個一”活動,局黨支部與寨後社區黨總支掛鈎,確定了我局副科以上黨員幹部和4名普通黨員“一對一”、“三對一”結對幫扶對象。局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到結對貧困黨員家中走訪,了解家庭情況和貧困黨員個人情況,交心談心,訪貧問苦,解疑釋惑,密切關係,增進友誼,同時,把貧困黨員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在引導其增強自我發展意識能力的基礎上,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資金、技術、信息等支持,使之走上一條持續增收致富的發展之路。建黨節及中秋節前夕,由局支部組織開展了對結對幫扶黨員的慰問活動,並針對寨後社區黨總支辦公經費困難的情況,從我局有限的經費中擠出5000元資金,幫助解決部份困難。

6、加強安全監管

鄉鎮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我們從幾個方面抓好抓實。一是層層落實《鄉鎮企業安全生產責任狀》,嚴格遵循“以人為本、安全第一”、“誰主管、誰負責”、“法人代表是第一責任人”的方針和原則,局長親自帶隊,與各鄉、街道辦事處企業辦和重點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二是結合“安全生產月”,在鄉鎮企業系統內廣泛開展安全生產法規和安全生產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以正反兩方面進行案例教育,做到警鐘常鳴,強化鄉鎮企業幹部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三是完善鄉鎮企業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如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開採作業規程,應急處理預案等。五是認真開展了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安全生產專項大檢查和整治工作,以查安全意識、查制度建設、查事故隱患為主,對查出的事故隱患,責令相關企業限期整改。通過狠抓落實,有效地把安全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鄉鎮企業全年無任何大小事故發生,促進了鄉鎮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7、認真做好各項制度建設

在落實原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今年,我們認真開展了三項制度工作,通過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增強部門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促進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全面、正確履行職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制度建設方面結合作風建設教育活動,落實和完善了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了考勤制度、學習制度、下鄉制度、獎懲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制度落實到位。黨支部在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指導群團組織落實相關的規章制度,開展好各項活動。通過認真落實制度,做到了全局事事有人抓,項項有人管,既有秩序又有熱情,全局上下,團結一心,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8、認真做好扶貧工作

扶貧是社會事業,也是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局按照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要求,及時成立了局扶貧領導小組,從三個方面大力做好扶貧工作。一是通過多方籌措,從有限的經費里擠出1萬元,投入金安鄉光樂村第五村民小組修路項目。二是幹部職工捐款4300元,由區扶貧辦統一安排四川汶川地震災區。三是對金山鄉永紅行政村三戶困難農戶開展訪貧問苦工作,並送去了600元慰問金。四是認真做好其它捐款活動,如“慈善一日捐”、“愛心圓夢”助學等。

(四)做好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

1、認真開展了爭先創優“六個一”活動。以局領導班子成員為一個活動單位,以“四好”為目標,爭當全區行業視窗。以局內各科室為單位,以“六帶頭”為目標,爭當單位學習標兵。通過認真開展活動,在本單位樹立可新、可敬、可信、可學的楷模,使全局幹部職工學有榜樣、比有對象、趕有目標、超有方向,形成學先進、講奉獻、爭一流、比貢獻的新風尚,為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構建和諧文明小康**步伐提供強勁的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