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雷鋒生前唯一報告錄音發現前後

此外,在報告中,雷鋒還講到如何帶頭跳到洪水中去搶險;風雨中把雨衣讓別人穿;如何去向黃繼光英雄學習;怎樣積攢津貼費向災區捐獻200元錢及捐獻新軍裝等感人至深的普通事跡。這盤複製的報告錄音共達57分鐘。

實際上這個報告雷鋒做了一個多小時。聽雷鋒的報告使廣大師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雷鋒的講話不時被師生們的掌聲所打斷。報告結束,從講台走下來,經過禮堂前廳的雷鋒一下子被同學們圍上來,這個同學請雷鋒簽字,那個同學請雷鋒合影,還有的同學請雷鋒回答自己關心的問題。雷鋒都一一滿足了同學們的要求。見同學們不讓雷鋒走,李校長就說:“等以後再請雷鋒到校來,我們跟他交流有的是機會呢,今天天都黑了,雷鋒也該休息了。”聽校長這么說,同學們才將雷鋒放走。

雷鋒在校食堂吃完晚飯後,交給學校一斤糧票和五角錢,校長拒收,雷鋒說:“這是紀律!”

走出大禮堂,李校長代表全校師生留雷鋒在學校的食堂吃晚飯,雷鋒說:“我從部隊來之前,部隊首長要求我不能給地方增添一點點兒的麻煩和負擔,你們的盛情我們領了,但我必須馬上趕路歸隊。”不留雷鋒吃晚飯,李校長過意不去,可雷鋒又執意要走。這時,李校長就請示一旁陪同雷鋒來的瀋陽軍區政治部的幹事,批准留下雷鋒在校吃晚飯。經過反覆爭取,政治部幹事見盛情難卻,就說服雷鋒,表示一同在學校吃晚飯。雷鋒只好說:“那就跟同學們一起吃吧,吃一樣的飯菜,絕不搞特殊化。”在李校長答應這個要求後,雷鋒才跟著大家走進學校學生宿舍樓的地下食堂里。

這天晚上,李校長陪雷鋒等人跟住校的同學們在校食堂的大圓木桌上一同進餐,主食是高粱米加少量的大米做成的乾飯,菜是白菜豆腐湯。採訪中李校長仍愧疚地說:“一想起陪雷鋒吃的這頓飯我就有點難過,當時雖然十分困難,但給雷鋒炒一盤白菜片總能辦得到的。”李校長至今仍記得,這頓飯雷鋒只吃了兩中碗乾飯和一碗零一勺的白菜豆腐湯。

吃完飯在離開學校前,雷鋒帶頭交給學校一斤糧票和五角錢,李校長不肯收,雷鋒只好說:“這是紀律!”雷鋒坐上車再一次伸手跟李校長握別道:“給學校添麻煩了,以後需要我做點兒什麼就請多指示。”令李校長和全校師生想不到的是,同雷鋒的這一別,竟成為永訣。

談起雷鋒做報告的影響和教育作用,李校長感慨地說:聽完報告,我們組織全校學生開展了一次人生意義的大討論,全校掀起了對照雷鋒找差距的熱潮。不久,學生們出現了幾個方面的喜人變化:攀比吃穿的現象少了,講艱苦樸素的人多了;比紮實學習的人多了,高談闊論的人少了。後來,同學們又主動結成“勤儉節約小組”、“攜老助殘小組”、“下鄉義務勞動小組”等五六個學雷鋒小組,利用寒暑假和業餘時間,走出校園到社會和廣大農村堅持去做好人好事,從中培養了同學們樂於助人的優良品格和吃苦耐勞的良好作風,從而端正了自己的理想和學習的目的。這些風尚和傳統至今仍在遼寧省實驗中學久傳不衰。因教學成果頗豐,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來此校視察。1999年該校慶祝建校50周年,特鑄成一尊雷鋒銅像,並將他高高聳立於新建成的校園雷鋒廣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