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畫

XX-XX學年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xx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根據《xx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xx區教育局XX年工作要點》、《xx區教育局XX年國小教育工作計畫》等檔案精神,積極謀劃好新一學期的工作,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打造品質校園,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強化隊伍建設。

2.樹立創新意識,推進德育工作。

3. 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4. 深化科研改革,引領內涵發展。

5. 強化後勤管理,增強服務意識。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堅持以人為本,強化隊伍建設

1.班子建設

繼續認真執行學校中心組學習制度,定時定內容,學習討論。樹立服務民眾的意識,主動關心教職工,在育人、教研,科研等方面給予教師切實的幫助與指導。加強對新任班子成員的培養,切實提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的課程領導力和執行力。繼續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2. 師資隊伍建設

以教工學習為平台,學習黨的民眾路線,學習新課程標準、課堂規範評價、零起點教學等,加強全體教職員工的理論素養、師德修養和育人水平。進一步強化教師責任意識,嚴肅工作紀律。開展全員培訓,做好市、區各級教師“十二五”培訓的管理工作。加強教師學習與實踐,認真做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加強名優教師、骨幹教師隊伍的打造。發揮現有名優教師、骨幹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力爭對內示範,形成風格,對外輻射,擴大影響。繼續開展學年度“勤樸之星”評選,樹立典型,增強教師的認同感、責任感、使命感,促進形成勤樸風尚。

(二)樹立創新意識,推進德育工作

1. 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堅持開好班主任工作例會,有效落實各項常規工作。加強中隊輔導員隊伍建設,通過對於中隊輔導員的少先隊知識、主題班隊會等技能的培訓,提高中隊輔導員的輔導員意識,從而進一步增強中隊輔導員的育德能力。加強青年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研究,繼續通過培訓、實踐研究等形式提升專業化素養。

2. 加強養成教育。做好勤樸文化引領下的行規教育實踐研究。以課堂為主渠道、在活動中落實、在實踐中檢驗;一學期養成一行為,逐步提升我校學生的行規素養文明習慣。本學期繼續做好文明用餐行規訓練工作。並以“不亂扔垃圾;彎彎腰,伸伸手,垃圾不見影”活動為行規教育的突破口,通過紅領巾廣播、升旗儀式等載體,加強宣傳教育;通過有效的訓練與指導,加強行規的養成;通過“文明朱國小子”、“流動紅旗”等評價機制,發揮輻射引領作用。三者有效結合,幫助學生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 多渠道地開展法律、消防、防災等生命專題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4.推進“一校一品”德育特色項目:聚課植勤樸之魂 承立德樹人之業。以項目的推進,培育 “勤於學習,朴以做人”的朱國小子。

5. 進一步加大對家長、社會的開放力度,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及學生社會實踐等活動,搭建起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的橋樑,形成由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素質教育新格局。認真開展親職教育指導的實踐與研究工作,進一步探索家委會在學校教育活動開展中的積極輔助作用,從而加強發揮家委會在學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親職教育指導專題講座和報告,推廣家長教子經驗,提高親職教育質量。

6. 加強德育學科——《品德與社會》學科的管理。通過研究單元(階段)評價提升學科育人的實效。

7.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問題學生教育。針對孩子的不同特點,課堂教學和各項教育活動中,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習慣、艱苦樸素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強少年兒童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倡導課間十分鐘談心活動,要求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課間多進教室,多與學生交流、溝通。抓好隨班就讀工作,以高度責任感關心需要關心、幫助的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三)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育質量

1. 嚴格執行課程計畫。要進一步增強課程的法規意識,嚴格執行市教委頒布的課程教學計畫,從學校實際出發,規範、合理、科學、創造性地編制好學校課程教學計畫,開齊、開足、開好各類課程。尤其要重視非考試類學科和實踐類課程的開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科學合理安排好日課表與作息時間表,嚴格控制學生在校集中學習時間,保證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加強學生放學後看護工作的管理。不得隨意提高課程難度、不得增加課程或課時總量、不得隨意提前上學時間和延後放學時間。杜絕隨意改變課程性質、利用課餘時間安排全班學生集體上課、補課及趕超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新課的現象。不斷最佳化“快樂活動日”及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