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學年第二學期一、二年級體能測試專項總結

本學期體育考試的重頭戲在“廣東省國小生體能三項測試”項目上,該標準比較高,需要學生經常保持課內外的專項訓練才有可能達標,甚至達到良好以上水平,既為學生參與評定“三好生”打下關鍵的一戰,又能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體驗進步與成功的快樂。為使達標工作順利完成,培養學生堅持每天鍛鍊一小時的好習慣,通過家長會和qq群平台,向家長宣傳廣東省國小生體能測試的各項標準,說明難度和努力的方向,讓家長們心中有數,積極配合併督導課外體育作業的完成,使體能測試工作順利結束,因此,體能訓練的成果凝聚了家長和學生辛勤的汗水,同時也為教師今後不斷改進訓練方法積累經驗。

一、25米往返跑,發展速度和靈巧,但標準偏高難倒人

25米往返跑測試學生速度素質及靈巧性的發展水平。本人測試了5、6年的時間,到目前為止,只有5年前的一名男生達到優秀,達到良好的不到三分之一,而不及格的人數極少甚至沒有。有些學生看起來跑得很快,一對成績只得良好,有些跑得很慢,看起來應該不及格了,但一對成績還能及格,這說明了25米往返跑測試標準偏高,堪比區運會競賽水平,而及格的標準又偏低。鑒於這種困難情況,我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加練快速往返跑,要求學生轉身時用力蹬地快速轉體,盡力提高學生的奔跑速度。本學期25米往返跑一年級達到良好成績的人數只有29人,只占年級人數的25.21%;二年級達到良好成績的人數只有31人,只占年級人數26.49%。一、二年級沒有一個優秀和待及格的。詳細如下表:(略)

不少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被跑步成績拉了後腿,影響了總分,所以上級體育部門儘快調整標準勢在必行,以更科學、公正地評價學生的速度、靈巧性發展水平,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

二、“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苦練縱叉有進步

縱劈叉測試學生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國小一年級學生的柔韌性比二年級的好,女生比男生好。發展學生的柔韌性是一件苦差事——壓腿疼痛難忍。以往考試的經驗,每個班總有七、八個待及格,要通過補考才會“減災”。所以,在考前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體育課上都做到壓腿、擺腿、縱叉練習課課練,還布置了每天的課外作業,讓學生在家長的督導下堅持訓練。此外,鼓勵學生參加課外舞蹈形體訓練,多種措施並舉,合力打勝仗!

在發展柔韌性練習當中,我及時反饋達到優秀和需加把勁的名單,請家長也積極配合,向優秀看齊。為了鼓勵男孩戰勝困難,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爭取更大的進步,我通過發“苦練縱叉有進步”的表揚信,肯定學生的進步,激發他們更加刻苦地訓練,爭取更好的成績。家長反饋說:“何老師發的表揚信激發了孩子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孩子把表揚信貼在門上,激勵自己刻苦練習。”“晚上集合幾個小孩一起練習壓腿,大家互相鼓勵。”“媽媽您把頭伸進來,看看襠口還高嗎?” “在老師的鼓勵下刻苦練習,終於能通過考試了!體會到‘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的真諦了。”“和平時期通過體育運功,鍛鍊了孩子們的意志,保證了我們的下一代,尤其是男孩子,在祖國需要的時候能夠吃苦耐勞,打硬仗和打勝仗。”這些話語是學生們在課內外刻苦訓練的真實寫照,有的男孩從開始的不及格到最後的優秀,之中凝聚了學生、師長的辛勤汗水,真的很偉大,很感動!

考核結果,縱叉是三項中考得成績最好的一項,達標率如下表:(略)

一年級縱叉優秀的新增了12人,待及格人數由10人減至沒有;二年級新增了16人,待及格人數由17人減至4人。這些數據都有力地說明了堅持苦練出成果!相對於另外兩個項目而言,縱叉練習雖然很艱苦,但它是取得好成績最穩定的一項。

三、投擲發展爆發力,不會用力難達標

投擲主要是測試學生上肢肌肉爆發力的發展水平。投擲是僅次於25米往返跑邊偏高的一項,優秀的距離比較長,及格的距離也不短,協調性不好和手臂力量不足很難達到及格。在教學中,為保證練習密度,也考慮學校場地小的困難,我特意買了一些輕式空心小膠球,分兩大組輪流練習投擲,指導學生上下肢協調運動,同時輔以雙手頭籃球等練習來發展上肢力量;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羽毛球學習,通過羽毛球的上手擊球動作發展投擲能力,約有95%以上的羽毛球學員通過了達標。為了給家長提供考前成績,我通過模擬小測驗向家長反饋達到優秀和待及格的名單,請家長在課外協助輔導,多加練習。我也利用周日下午的時間,安排了兩次輔導課,使待及格的學生90%達到了及格以上,可謂一分辛勞一分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