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學生學生會主席工作總結範文

學生會的成長曆程,是學生幹部的成長曆程。學生幹部要成長,就要有一定的付出。我們的付出是學院發展被滯緩、學生成長受影響的代價。 ——題記

成長

起草這份總結之先,想到一位上屆學生會幹部在我參加學生會主席團競選之前跟我說的一句話:“別人是否願意選你,不是因為你的想得到鍛鍊的願望有多強烈,而是你的與他人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能力是否能夠給學生會的發展,給學院的發展帶來助推力。”

於是,又想到了在競選之初自己的豪言:“自己是有一點聰明的,憑自己的這點聰明和自己的學生幹部的經歷,應該是可以為學院的同學做些什麼的。”對比半年來我的所作所為,我不會因為我的碌碌無為而汗顏,我不會因為給別人造成很多麻煩而羞愧,我也不會因為沒有為已有的和新來的弟弟妹妹們做點事而稍覺遺憾。半個學期以來,在學生會當中雖然也曾遇到過巨大的困難,但是我從未想過“放棄”之類的詞,為學生會的事務而備的詞典中,未曾出現過“放棄”諸如此類的辭彙。在一個學期將結束的日子,我敢說,半年來我的大半精力交給了學生工作,交給了新生指導工作,我不會因為自己手中握有大權卻不作為而後悔,而遺憾。

校女子排球賽、院新生杯羽毛球賽、院新生杯籃球賽中,我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熟悉工作流程,為熟悉新生以為今後工作的展開打好基礎,為了解體育部長,我事必躬親,除了恰逢上課之外,我每場賽事必到。幾項活動過去,半個學期已經過去。我們花去了巨量的時間,換來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我們了解了一個活動的開始到結束應有程式。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以來相處的基礎上,我們讓部分部員建立起了“部門=家庭”的概念,豐富了部員在部門內的生活,提高了部員對部門的自信度和依賴度。

接下來工作的順利展開,似乎就是順其自然之事。我不再催著部長跑,部長們也不再圍著我轉。我可以用的時間站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學院建設的問題,大一同學電腦的使用情況等,“初生牛犢不怕虎”,部長們則可以充分發揮他們高度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去完成每次從校學生會、體育部以及學院下達的任務。我們把各個活動高度程式化,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讓部員有時間去開拓部門規定活動以外的空間,提高學生會各部門的創新力,進而讓學生會能夠受過去活動的羈絆,地思考學生會存在的目的,加入學生會的目的,以及如何實現自己在學生會當中存在的價值。

當然,不能忘記的是,談到半年以來體育部和基建部活動的順利展開,我得謝謝五位部長的配合。他們在面臨吃苦時超強的忍耐力是在我的預期之外的,他們的處理問題的能力超過了我的期望。體育部的活動是學生會活動最多的部門之一,因此體育部各項活動對部長的耐力的考驗是足以想像的。感受著我們的田炳玉部長在51棟、61棟宿舍樓的新生杯籃球賽現場的幾個場地的奔波,也記著校運動會報名截止日期臨近部長的憂心忡忡和緊迫。基建部事務展開的計畫性讓我很是欣慰。一次下課後回宿舍的路上,想著出操已經停止,我們的宿舍的評比的期末總成績是否也該面世。一路走走想想,在宿舍樓前隨著看通知的人群止步於院信息欄旁:一學期來基建部寢室衛生檢查的全部結果已是赫然其上。這件事讓我大受震撼:不是基建部工作有條不紊讓我有此感,而是我想不到部長的計畫還走在我之先——在我考慮到一個活動的步驟的時候,我們的部長就已經將我想要的結果公布。從這件事當中,我看到了我們幾位部長的能力,也看到我們學院建設的前景。有此部長,夫復何求?

成長中的苦與痛

猶如春蠶換衣,成長的過程需要苦痛。伴隨著半個學年來的成長,我們也面對著一系列的苦與痛。

苦痛之一:古語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的成長中有一系列的問題,那還是先從自身方面揪錯吧。半年以來,在和主席團其他成員溝通交流方面對我來說是一片盲區。也正因此,在校女子排球賽的各場激烈的比賽中,忙碌的身影總是部長和我,觀戰吶喊助威的人中只有體育部員和班級成員,卻缺少其他部長及主席團成員的關注;也正因此,在我們獲得女排冠軍之後的幾天,學生會才有大部分的成員知道這一喜訊——是我們主動通知的;在新生杯籃球賽中,到場的仍然只是體育部部長和我,缺少其他部長和主席的“關懷”;……於是,我們兩個部門就在“這樣的黎明靜悄悄”的環境下老黃牛般默默無聞地做著。這還不算,我的性格沉悶導致的與學生會其他成員疏於聯絡讓我們的兩個部門面對淒涼的環境,還使我對其他部門活動的展開情況很不了解。這另一方面也惡性循環地更導致我與學生會其他成員的疏於聯絡。不能讓其他部長和主席團成員知道我們工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實在是本學期我們兩個部門最大的憾事。而其實,疏於與其他部門的聯絡,少了其他各部門的配合,我們的活動的效果就很值得商榷了。這是我的性格使然,但也是半年來我做得最不成功的事情之一。

苦痛之二:既然我們主要是負責學院的基礎文明建設,那么,何妨讓我們越權些,再越權些,也來說說學生會部長例會上這一特殊的基礎文明建設。

例會寫真:《雅典學派》是表現從古至今歷史上最偉大的智慧明星的匯集的拉斐爾的一幅巨著。但我們也何妨簡單地從最直觀的畫面意義上理解它的含義——各有各事,雖在同一殿堂,但從不同世界來,又各有所終。也來看看我們的部長例會寫真:有人低頭沉思狀,有人手持手機發信息狀,有人舉頭望天花板漠漠然狀……千奇百態,無所不包。但是領導的“步驟”不受影響地緊張地繼續進行。於是,我們的例會每次就在如此的局面下結束。活動的舉辦照常,部長們的學習、生活照常。每次所辦活動的問題提出來了,但卻不了了之。這裡不是批評各位部長不認真,沒有責任心。確實,這樣沒有生機活力的例會很難讓人聚精會神,很難給部長提供發揮最大的思維創造力的平台,進而提供強建設性的建議。所以根本原因在於我們,而不在部長。我們沒能提供一個足夠開放、足夠寬敞的交流平台,給各部長以發揮自己最大想像力的空間。

但是,部長例會的低效,又是人所共知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人提出來呢?有人說話了:之所以沒能提出來,進而改正,客觀因素是,我們的時間有限,部長和部長,部長和主席團之間沒有能夠進行更深入的交流,也就自然而然地促使了部長例會的低效。但是,現實情況卻有待明辨。從自己的方面考慮,解決方案,與主席交流過,與老師交流過,但是無果而終。也許是我提的方式存在問題,如果是,那我會改變我的諫言方式,還各位一個好的舞台,讓你們善舞的長袖有可舞的空間,有施展的舞台。

苦痛之三:“機會成本”看學生幹部的去留——廣泛意義上說,不但學生幹部中,有老好人,就是學院的老師中,也會有老好人。但現實的情況是,好人誰來當,多少人當,什麼時候當,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親身經歷的是我們學院老師的“仁慈”。也與其他學院的學生幹部進行過交流。讓我很感汗顏的是他們(她們)中學生領導的“寬容”。部長們犯錯,不作為,主席團的成員會有足夠的耐性,去與他們進行交流,進而取得進步。但是相比於我們的指導老師,他們學院的老師也是應該“汗顏”的。他們的老師對主席團如是說:“部長不行的就換!”義正辭嚴,毫無迴旋的餘地。也難怪他們的各個部長會深感自己肩上的重壓,沒有做出一點服人的成績,自有有能之士來替代,去留的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在這樣的想法的驅動下,沒有人不抱著負責的態度,創新、至少是完整地完成每次的任務。我們的情況則是:部長的態度有問題,主席團的“抗議無效”,無奈之下聯名抗訴,“義正辭嚴”,強烈要求,拳拳之心可見。而老師則十分耐心地開導我們——如果就如此將他(她)辭去,那么他(她)往後在同學們面前如何抬得起頭? 於是事件也就在一個“比較嚴肅”的教育結果中平息。也所以,會有這樣的結局產生:在學生會例會上,部長叫囂:“某些人‘告密’,小人,有本事在老子面前挑,背後指人,算什麼好漢!”也難怪,老師都發話了,保你們,怎不落得個此種結果?

於是,就涉及到了一個機會成本的問題:若選a同學為學生幹部,可以促進組織10%的發展,但是需要付出2%的代價,這2%的代價就是辭退原幹部b所付出的代價;若留著b幹部,促進組織-2%的發展,但是b幹部得到了留任,對b幹部的成長,也許有1%的幫助。最後的結果不消說,誰都看得出來。但是做出的決策就似乎不是那么讓人明白了。

建議

營造自由氛圍,鼓勵真誠溝通,加強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的交流。

提到這一點,有個事例依據:在瓦特製造出蒸汽機的那段時間,有一撥人,成立了一個社團,叫月社。之所以叫月社,是因為社員在月圓之夜,輪流在各家開會,在自由的氣氛下開會,沒有固定的題目,就是大家湊在一起聊天討論學問,這裡有許多的名人,還有最早的工業家,還有制鐵匠,還有博物學家,還有達爾文的祖父,還有哲學家、經濟學家、地質學家等等人,這樣的一個社團是值得一提的,因為不同個性、不同知識構成的人在一起交流、溝通,對大家的學習是大有好處的。還看一下如今西方的我們眼中再平常不過的“下午茶”,同樣地,一堆人聚在一起,老師學生,不分身份等級,沒有主題,在一起交流學問、雜感,不無裨益,此帶來的益處比一些質量低下、舉辦者不知意義為何、但卻滿城風風火火的活動不知要好過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