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學校工作計畫

一、指導方針:為培養未來社會更需要的複合型人才打好基礎。

二、主要工作

(一)教師隊伍建設

1、鞏固教師隊伍的師德成果,繼續實行師德問題“一票否決”制度,切實打造師德零違紀隊伍。

2、努力關注教職工群體,深入了解教職工疾苦,幫助解決教職工思想、心理及生活中的困惑,使職工群體保持樂觀、積極、健康、昂揚的工作熱情,聚集正能量。

3、繼續強化教師終身學習意識,注重知識更新,尤其注重觀念轉變,必須用新知識、新觀念武裝自己頭腦,充實學生頭腦。

(二)德育工作

1、轉變德育觀念,切實從細微習慣上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高尚的行為習慣。

2、繼續完善、修改《德育實效性實施方案》,把培養目標分解、落實。要健全考核機制,使之更加科學。

3、要強化學生的家庭德育工作。通過建立“家校聯繫”制度,將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有機聯繫起來,確保家校德育的統一性和完整性。

4、必須強調德育教育的實踐性。引導學生廣泛參加社會、家庭實踐活動,體驗家庭、社會的千姿百態,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參與社會實踐的技能和方法,為學生未來奠定相應基礎。

5、注重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設人際交往的情境,培養交際能力與技巧,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圍。

6、對學生進行“簡樸”“低調”的素質教育。提倡“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德育理念。在學生中形成“不比吃、不比穿、不比父母、不比家庭”的風氣。杜絕浮躁風氣,個體面前,人人平等。

7、繼續弘揚民族傳統教育。結合“婦女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等節日,紮實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教育。樹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一教育理念,真正讓民族文化完整地傳承下來。

8、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尤其要強化學生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要在預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震安全”“海嘯安全”“食品安全”等基礎上,加大“預防可疑人”安全的教育及演練力度,切實使學生掌握多種逃生本領。

9、繼續開展素質教育基地的“兩宿三天”野外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習慣與能力。

10、加強法制教育、愛國教育、勞動教育、科學教育。使學生知法守法,理性愛國,熱愛勞動,熱愛科學。

(三)教學工作

1、繼續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夯實與訓練,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務必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必須注重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與變化。禁忌教學的單一化、呆板化或統一化。真正使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成為學生廣開言路、各抒己見、充滿情感、師生平等的精神樂園。

3、繼續加大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力度。要拓寬能力培養的渠道,務必培養好學生的說話能力、讀書能力、寫作(字)能力、計算能力、發現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紮實訓練,注重效果。

4、要著重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培養與訓練。要從民族發展的角度去審視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問題。要充分鼓勵學生採用多元化的方式和技巧去發現和解決各種問題。要破除“唯一化”“標準化”這一陳腐的教育思想,樹立“多元化”“多維度”的思維理念。

5、要繼續開展“讀書節”各項活動。要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一以貫之,成為所有學生的自覺行為。要有計畫、有層次地給學生推薦各種好書,建立量化機制,切實讓學校成為書香校園,讓家庭成為書香家庭。